2019-10期●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

饮水思源牢记党恩

作者:周建道


甜不甜家乡水,美不美故乡人。我的老家安徽省临泉县土陂乡南三里庄——淮河岸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就像千百万个村庄一样,7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乡饮用水的变化。

说起吃水的经历,村里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王金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解放前,村里地势高,加上没有人会勘探地质,也没有人会打井,乡亲们只好到离村三里的邻村周寨村挑水(因此庄名三里庄)。“前弯背,后罗腰(挑水的样子既很艰辛,又不好看),喝水贵如油,庄稼难到腰(庄稼长势不好,又低又矮)”,因此,邻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三里庄。村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薛腾云是孤儿,从小就要自己去挑水,从他记事起,整整挑了16年,直到新中国建立。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乡亲们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开挖了四口大塘,把“无水村”的帽子给摘了,家家户户喝的都是池塘水。当时村里指定一个池塘的水为饮用水,平时不允许牛、猪在池塘里洗澡、鹅鸭在池塘里嬉戏。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每天清晨,爸爸妈妈会挑着水桶到清水塘里挑水,然后倒在家里的大水缸中,再放点明矾碎末,随后水会清澈见底。我们口渴了,就用水瓢直接在水缸里舀水喝,印象中小时候没有喝过开水。因为明矾很贵,都是由奶奶掌管,只有奶奶到姑姑家,才由妈妈掌管。那个年代的乡村几近赤贫,一户人家一个暖水瓶,相当于“标配”。暖水瓶的热水,平日只够喝水用。可到了严冬,清早洗漱成为首要用途,每人接一杯水,都不够。

70年代,家乡一度干旱,解放军来到村里,及时给村里打了机井,解决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人、牲口和耕地都要用水,村里还购置了一种叫马拉井的提水设备。这个设备像家乡磨坊里的石磨,马、驴、骡子等牲口一套上,乡亲们一声吆喝,井水就源源不断地提出来,比人工省力效率又高。机井一转,井水汪汪,乡亲们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亲人解放军”。

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概70年代末的一天,我家院子里来了好多人。人多力量大,他们很快就打了一口井,井深3丈,井水充沛丰盈,喝起来特别甜。由于井水出水多,冬暖夏凉,洗衣洗菜做饭都用井水,既方便快捷,又轻松惬意。水井普及后,省去了每天挑水的辛苦,喝的水也比之前干净多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手压井似乎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取代了老井和池塘水,和老水井比较,压水井优势是压倒性的:只压几下,圆润、清澈的水流,划过一道弧线,响亮地落进桶里。用水便利了,生活也就“活”了。最先“活”的是院子的花园,春开玉兰,夏绽芍药,秋放金菊,虽称不上万紫千红,但却是生机盎然。

上世纪90年代,电动自吸水泵、潜水泵得到了普及。乡亲们轻轻一按电钮,电机转动,地下20米深处的水,轻轻松松到了厨房、楼下和楼上。花园、新建的池塘,也都跟着沾了光。接一根塑料软管,水流便可直通花园——隔三差五浇顿“饱雨”,草木们这回真有福了!池塘水换得勤,圆圆的、碧玉般的荷叶,出落得亭亭玉立;鱼儿灵动极了,倏忽聚散,宛如一道道红色闪电。风吹荷动,鱼儿嬉戏,竟生出些许江南的风韵……

而今,乡亲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里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邮路、电路后,又建设了高标准的自来水加工厂,为村民免费安装了自来水管,不用挑不用提,把水龙头一拧就出水。以前只有在电影电视、城市家庭才有的纯净水、高端净水器、直接饮用的饮水机,早已在村里遍地开花,成为司空见惯的物品。如今村里排水系统渐趋完善,雨水污水分离合理综合利用,村村污水集中处理……家乡水环境越来越卫生洁净,家乡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家乡环保理念越来越先进,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多,乡亲们的幸福指数一天比一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