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东北抗联年纪最小的女战士李敏
李敏是一个在东北抗联部队里长大的孩子。她的战友们大部分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战争的血与火将她淬炼成了一名坚强的战士。
李敏原名李小凤,朝鲜族。1924年11月5日,北大荒的第一场冬雪飘来时,李小凤降生在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畔河东村一座破旧的小土屋里。河东村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早在1927年夏,中共北满省委即派蔡平、李春满、韩友、金利万、崔英日等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宣传革命,并组织了妇女、青年、儿童等群众性革命组织,开办了第一所学校 — —罗兴学校。1928年,朝鲜籍共产党人崔庸健来到梧桐河,他在李春满建立的罗兴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松东模范学校。大批青少年在这里接受革命教育走上了抗日战场。李小凤从6岁起就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初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并参加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1932 年秋,梧桐河发大水,无情的洪水迅速吞没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李小凤随父母再次逃难。风一程、雨一程,在冬天到来之前,饥寒交迫的一家人来到了安邦河。但是苦难并没有结束,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夺走了李小凤母亲崔仙曼的生命,那一年李小凤才8岁。为抗击日寇,大她6岁的哥哥李云峰参了军,父亲李石远是抗日救国会的领导,因形势紧张,东躲西藏,家中只剩下了小凤一人。孤身一人的李小凤曾经与小牛犊为伴,漫漫长夜之中,她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能够像哥哥一样参加抗联部队。
1936年,李小凤终于等到了参加抗联的机会。那一年她 12岁。在东北抗联地下交通员李升的带领下,地方上的妇救会长李桂兰拉着她的手,经过三天两夜的奔波,终于来到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的后方密营。李小凤就这样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部队里最小的一名女兵,当时分配她协助马司务长做饭。
1938年3月15日,天刚蒙蒙亮,李小凤和金伯文已经熬好了大碴子粥。正准备叫醒其他同志吃饭时,后半夜站岗的李桂兰急匆匆地推开门喊: “报告,前面有马叫声!” “大家快速行动,马上组织伤员撤到北山。”裴大姐下完命令,就先从营房冲出去指挥战斗。李小凤和金伯文扶着重伤员金指导员等出了门后,小凤又转身跑回了营房,她舍不得同志们还没来得及吃的大碴子粥,想把粥带上山,返回屋后,就爬到锅台上,从大锅里往桶里舀粥。这时,有人“啪”的一下重重地打了下她的屁股,猛回头一看,是裴大姐怒气冲冲地站在背后。“你不要命啦?敌人都堵到门口了,还不赶快冲出去?!”听裴大姐这么一说,她赶紧拎着半桶粥下了锅台,裴大姐从屋内顺手拿了一把锯子和斧子,小凤不敢吱声跟在她的后面。
“小李子,你注意听,听到敌人的机枪扫射过去,你就马上冲出去!”为了引开敌人的火力,裴大姐率先冲出小屋。小凤在屋里听到机枪的扫射声一阵紧似一阵,她试了几次都没敢冲出屋。正在焦急的时候,枪声突然停了。小凤觉得这就是机会,拎起了那半桶粥就往外跑,粥桶太沉,没跑出几步就滑倒了,粥也洒了一地。她赶紧爬起来继续往北山上跑。
“抓活的 — —抓活的 — —”风在耳边呼啸,回头一看,有个敌兵脱掉大衣正在追她。马上就要跑进密林了,她的耳边不时响起敌兵的叫骂声和枪弹呼啸而过的嗖嗖声,就在这紧急关头,猛然听到一声枪响。她回头一看,追在自己身后的敌兵被打死了。原来是裴大姐在树后掩护她开的枪。
为掩护伤员们脱险,在这场战斗中有四名战士牺牲,两名战士被俘。经过这场生死搏斗,小凤成熟了不少,她开始懂得战争的残酷,她发誓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1938年农历十月二十三,在张家窑的战斗中,像母亲和大姐一样照顾她的裴大姐也牺牲了,李小凤危急之中滚到一棵倒木形成的雪窝里才幸免于难。失去战友的李小凤在呼啸的风雪中大声呼喊着战友们的名字,可回答她的只有雪山里空旷的回音。靠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她终于在最后时刻找到了部队,这一年李小凤14岁。
1939年的除夕之夜,党小组书记杜敬堂宣布了一个决定和一个消息,决定是李小凤同志从今天起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消息是她的父亲李石远同志已被敌人杀害。好像是晴空里的一声惊雷,入党的喜悦和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落在这个刚满15岁的女兵身上。
战争,可不管你的悲苦,大年初一,敌人尾追而来。战斗中,那个曾经像父亲一样关爱、照顾她的苗司务长因为保护夜里煮的那一桶靰鞡汤就牺牲在她的眼前,鲜血染红了山岩。战争考验着人们的耐力,面对鲜血和牺牲,李小凤不再是那个只会做饭的小丫头了,她是战士,她是兵,为了国仇家恨,她要苦战到底!
1936年4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订实施了《满洲国三年治安 肃 正 计 划》(1936 年 4 月 至1939年3月)。采取了“治标”(即武力“讨伐”)和“治本”(所谓“匪”民分离)相结合的办法,实行以关东军为中心,集日伪军警与行政于一体的“治安肃正”。在“治本”工作中,建立“集团部落”、设立“无人区”,此工作被日伪统治者视为根绝抗日武装力量、实现“匪”民分离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他们采用“以华制华” “以夷制夷”的策略,与伪满政权全方位联手,妄图将抗联部队赶尽杀绝。由于日伪政权强行实施的“集团部落”政策和日
伪军反复的军事“讨伐”与“围剿”,东北抗日联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到了1940年,东北抗联各部队加起来只剩下不足 1000人。为保存有生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到苏联远东边区进行整训,李小凤随东北抗联第三路军部队转移入苏。
自 1940 年 3 月第一次伯力会议后,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达成了互相支援、互相合作的协议。在原有的驻屯所基础上,相继筹建了南、北两个野营。其中北野营设在距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约75公里的费·雅斯克村。集中在北野营整训的是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的将士。李小凤和她的战友们一起参加了北野营建设,诸如开荒种地、伐木建房、采石铺路、制作桌凳及用具等营房设施。
1942年8月1日,南、北野营内隆重召开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15周年大会。会上,苏方正式宣布成立苏联远东红军第二方面军独立第 88 步兵旅(对外番号8461步兵旅,因由中、朝、苏三方面人员组成,又称国际旅),中方保持党组织和军队独立民主原则,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副旅长张寿篯(李兆麟)。
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李小凤先后担任旅部广播员、通讯营政治教员、营党支部副书记等职。东北抗联教导旅除坚持政治学习外,还进行了队列训练、步枪射击、爆破、防化、反坦克、武装泅渡、滑雪、无线电、坦克驾驶、航空、跳伞等特种兵训练。在东北抗联教导旅,李小凤除了参加旅部安排的相关训练外,还参加了航空跳伞训练,成为我军第
一代跳伞女兵。
1942年,又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张寿篯(李兆麟)政委告诉她,她的哥哥李云峰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失踪了。哥哥是侦察员,他的失踪意味着牺牲。父亲牺牲了,如今哥哥也牺牲了,李家人只剩下她自己了。
1943 年 11 月 30 日,经组织批准,李小凤和文化教官陈雷喜结连理。没有仪式、没有婚纱,两床军毯铺在了一起。从此,一个简陋的、甜蜜的小窝为他们遮挡雨雪风霜。(注:陈雷离休前任黑龙江省省长)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兵分三路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9月11日,李小凤和她的战友们从苏联的伯力登上了一架小型军用飞机向着祖国飞去,回国之时,为了形势所需,部队为她改名叫李敏。
新中国成立后,李敏先后担任哈尔滨市第一工具厂党委书记、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任等职。她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始终都没有忘记东北抗联的情怀,保持发扬“抗联老兵”的本色。她永远难忘那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往事和那些已经长眠于黑土地的战友们。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李敏和陈雷多次踏入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出入三江湿地,往返牡丹江的林海雪原,多次重走抗联路。她寻寻觅觅,查访、挖掘、抢救出大量的抗联遗物。她用20余年的时间回忆、收集、整理了403首抗战歌曲,在她的家中,一首首抗战歌曲的曲谱和歌词都被放大后悬挂起来,每当唱起当年的战歌,想起那段和战友们生死与共的峥嵘岁月,这位耄耋老人都会潸然泪下。
李敏的前半生是和战友们用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她的后半生则是用她的人生经历在不断地弘扬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敏总是一身戎装,无论在城市、农村或者林区,无论在家中,还是部队、学校,她总是精神饱满、慷慨激昂地讲述那段艰苦的抗战历史。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是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主要呼吁者之一。2016年底,国家教育部门发函,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部落实“14年抗战”概念 — —“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
2015 年 5 月 9 日,俄罗斯阿穆尔州正在举行盛大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作为特邀的二战老兵,阿穆尔州的州长受普京总统的委托将二战胜利纪念章戴在了李敏的胸前。泪水划过了92岁老人的脸颊,她动情地说: “同志们,今天我领的这枚纪念章,是替我牺牲的战友领的,他们都不在了,他们都牺牲了,光荣和荣誉应该永远属于他们!”
2018年7月21日凌晨,历尽烽火的抗战老兵李敏安详地告别了人间,享年94岁。她归队了,她去寻找昔日战友们了。李敏生前曾经说过: “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革命,曾是那样的艰难和不易,希望后辈们不要忘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希望他们能够格外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敏虽然离开了我们,但透过历史的硝烟,我们仍能看到当年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将士们用他们不屈的头颅、滚烫的热血,所铸就的光耀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