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梁弄,位于四明山麓,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那些镶嵌在群山之中被绿色环抱的百年老屋,错落有致,古韵流淌,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依然坚固地守望着古镇。
梁弄不仅是一个风景秀美诗情画意的繁华古镇,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抗战爆发后,日寇很快占领了杭嘉湖平原,又悍然发动了宁波战役和浙赣战役。1941年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遵照党中央指示,派遣淞沪游击队南渡杭州湾,开辟浙东根据地。1943年8月,以谭启龙为书记、何克希为司令员的新四军浙东纵队,进驻梁弄横坎头村,逐步形成了以四明山为根基、梁弄为军事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新浙东报》,开办浙东银行、发行抗币……领导着拥有400多万人口、16个县的抗日政权,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梁弄也因此被称为“小延安”。
去年7月的浙东,酷暑难当,我们一行60余名党员,怀揣虔诚和感恩的心,走进梁弄,跟随先烈的步伐,接受精神洗礼,提升思想境界,从而坚定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使命的担当之责。
粉墙黛瓦,红廓飞檐,一幢坐东朝西木结构的清代四合院门前,立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的行草大字。古朴的大门上方悬挂着“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红色匾额。这幢饱经战火洗礼的老宅,几经修缮,现已成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纪念馆和史料陈列室。走进旧址,犹闻当年枪炮声在耳边隐隐作响,提醒了我们曾经的风声鹤唳和战争硝烟。从1941年5月到1945年8月间,浙东区党委领导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据资料介绍,浙东抗日纵队共参加大小战斗640多次,收复县城2座,攻克敌伪据点110多个,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9000余人。浙东根据地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发展至杭州湾两岸,东濒东海,南迄东阳、义乌,西跨浙赣线金萧段两侧,北至黄浦江东岸的广大地区,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纪念馆内陈列着新四军浙东纵队历次重要战斗的有关史料,展示了这支部队从建立到成长和归宿的历史过程。这里收藏了当年战士们用过的枪、刺刀、战地物品等5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还有一件件当年部队使用的地图、笔记本、生活用品等实物,尤其是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有的甚至风化剥落,但先烈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见,无一不透露出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忠心赤胆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肃立在《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姊妹书》前,默读那篇饱蘸离别泪水、情深意切的告别书。字里行间渗透着浙东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对浙东人民的深厚感情,洋溢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谊。我的眼前恍惚浮现出当年的情景:新四军整装北撤远征,根据地人民扶老携幼,泪眼相送,战士们频频回首,依依惜别。这是怎样感人肺腑的场景啊!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和基石。接受着革命历史教育,我们仿佛从战火中走了一遭,为四明山区出了这么多的英雄儿女而骄傲,也为曾经牺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而悲愤。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今天的一切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历史应该记住他们。
跨过题有“紫气东来”的石柱大门,我们进入了一座黄氏家族的民居,屋舍井然,庭院深深。这是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完成了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置等大量工作,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漫步在浙东行政公署的主办公楼里,随处可见浙东游击队指战员当年工作、生活、学习留下的痕迹。中间堂屋布置的会议室场景,重现了公署议事和行政决策的情形,墙壁上的照片是当时浙东地区的各界人士,他们都是浙东抗日民主政权的议政者或参政者,有相当的社会声望。这里摆设的每件物品,包括一桌一凳及一盏小马灯、一只小茶缸、一张小票据、一本小册子、一幅小壁画,都体现了真实的历史氛围。昔日的普通物件如今成了供后人凭吊的革命文物和历史遗存。我们静静地观瞻着每一件旧物,似乎还能触摸到先辈们留存的体温。寂静的房子里,依稀间仿佛还回响着当年洪亮而铿锵的声音,那回音该永远回荡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年轮岁月中……
在军政干校的军事教室,可以看到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武器装备:讲台上放着的那挺从鬼子手里缴获的机关枪叫“歪把子”,在当时属于先进武器。通讯设备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这里还举办过电讯培训班,桌上摆放的一部老式电台,又称步话机,可在一定间距内作无线电呼叫通话。大院内有一个宽敞的天井,这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在这个讲台上,谭启龙、何克希等曾向学员们讲课、作报告。浙东抗日军政干校和延安的“抗大”属同一种模式,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战争环境中,同样具有十分规范的招生简章、非常严肃的学习纪律。干校开设了政治课、军事课、文化课等,为浙东部队和地方培养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党政军干部。
在四明湖畔、狮子山上,我们瞻仰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浙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造的。通往纪念碑的石阶,共有7层319级,驻足眺望,气势雄伟,震撼灵魂,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登上平台,由汉白玉和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我们眼前,肃穆仰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在烈日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辉。我们在纪念碑前列队默哀后,面向鲜红的党旗庄重地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山风吹拂,松涛如潮,宣誓声中,我仿佛听见那首在浙东抗日根据地传唱一时的战斗歌曲又回响在崇山峻岭间,眼前仿佛浮现出在谭启龙、何克希等人的带领下,浙东军民不畏强敌,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天的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我们心中的火焰依旧在燃烧,新中国的建立和崛起,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更加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