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段时间是小麦赤霉病侵染和发病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防控的关键时期……”4月中旬,在江苏省南通市金沙街道金北村“田梦合作社”的麦田边,通州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张宏军化身“网络主播”,在线指导广大农民防治小麦赤霉病。
只见“田梦合作社”理事长瞿炎操作着无人植保机正在给小麦防治赤霉病。“这家伙挺神奇的?”有人好奇地问道。瞿炎的爱人杨晓玲接过话茬:“是呀,喷农药用上了飞机,这就是现代农业的神奇之处。”她指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植保机说:“这是最先进的第四代产品,它的工作效率高得惊人,每小时可完成150亩的作业任务。”“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年轻人也迷上了种田这一行。”一位参观者发出了感慨。
圆梦
瞿炎夫妇俩是一对“80后”,从事规模农业种植已有8个年头了。原先取名为“明均家庭农场”,4年前升级为“田梦合作社”,意即小夫妻的田园梦梦想成真。瞿炎先后荣获“通州青年农民创业之星”“南通市优秀职业农民标兵”等荣誉称号。
瞿炎读的是海洋运输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远洋运输公司工作。他到过很多国家,发现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而自己家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仍然是靠天吃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状况。8年前,他毅然辞去了海员工作,回到家乡从事规模农业种植。他的举动,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一定要让自己的梦想在家乡的田野上实现。他从附近村民手中一下子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在全镇率先建起了家庭农场,并连年获得丰收。经过3年的打拼,手头积攒了百万资金。他决定进一步做大做强规模农业,联合3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超过了1000亩,组建了“田梦合作社”,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理事长。
收种季节全程机械化作业,“女汉子”杨晓玲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奔驰在宽阔的田野上,麦秸切碎还田,麦子随即运送到仓库里,形成黄金铺地的美景。她娴熟地操作着插秧机,每天插秧四五十亩。早上还是空旷的烂泥地,晚上就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她被太阳晒黑了,但耕耘着肥沃的农田,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她的心里甜滋滋的。
创新
多年的规模种植,使瞿炎深切体会到,必须借助科学技术这把“金钥匙”,通过智能化手段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才能取得更为可观的效益。瞿炎实施了“节本增效、品牌增收”的策略,他带动周边的家庭农场及种粮大户与江苏沿江农科所、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形成了一套节本增收的种植模式。“田梦合作社”生产的“缘粳粒”“思寿源”获得了“南通好大米”荣誉称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年销售优质大米近500万元。
去年,“田梦合作社”引进了最先进的第四代无人植保机,定位精准,减少药剂使用量,实施精准喷洒,省工节本又环保,建成了江苏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无人植保机这一高科技产品发挥了神奇的作用。瞿炎操作着无人植保机在金北村上空盘旋,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控要点和复工复产注意事项;装上稀释过的消毒水,遥控着无人植保机,对村里的垃圾堆放点进行全面消杀。
标杆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仓储、晒场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田梦合作社”筹资500万元新建粮食保障基地6500平方米,添置了批次处理120吨粮食的烘干设备,从而保证了合作社社员和农户的粮食安全,保障了农业增产丰收。
目前,瞿炎联合南通市区域内从事农业规模种植的3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了通州区创客农业科技推广协会,流转土地1.6万亩,受益农户达6000户。他推广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为土地长期流转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田园梦、中国梦,我们都是追梦人。愿更多的年轻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