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期●专 稿●

回望与感慨

——写在《大江南北》35周年华诞之际

作者:洪 军


不知不觉间,《大江南北》杂志走过了35年的光辉历程。这本流淌着新四军血液的红色刊物,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我退休后担任大江南北杂志社扬州中心联络站主任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把我塑造成了《大江南北》杂志的“铁粉”。我既是她的忠实读者,也是她的征订发行者、推广者,还是她的作者。回顾十年漫漫路,无限感慨涌心头。

伴我奋斗前行的精神密码。《大江南北》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宣传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特别在浓墨重彩宣传新四军铁军精神方面做足了文章,并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受到了广泛赞誉。每当我收到一期《大江南北》杂志时,首先将“历史研究”“缅怀篇”“征战纪事”等栏目的文章浏览一遍。对其中有关新四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和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的文章往往看了又看,既从中了解革命斗争历史,掌握史料,又从中感受革命前辈的英勇顽强精神,接受教育。我担任扬州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以来,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比较注意,下去工作时,看到情况就和相关领导沟通,提出我们的意见或建议,希望给予重视解决。由于多种原因,此类问题解决起来往往都很难,有时候我也会打起退堂鼓。高邮曾是日军重点把守的县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新四军发出令其投降的通牒,日军置之不理,态度骄横。在此背景下,在粟裕指挥下,我新四军发起高邮战役,一举攻克高邮城,史称“中国对日最后一战”,市政府原来的小会堂就是当年侵华日军向我新四军签定投降书的旧址。高邮市政府搬迁到新办公地点后,此处出租办起了乒乓球馆,见此情况,我代表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多次向高邮市委领导建议保护好这一抗战遗址,可建立高邮战役纪念馆。两任主要领导表态可以考虑,但迟迟不见行动,我心里很着急,甚至想到放弃。每当此时,当我读到《大江南北》杂志上刊登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前辈在抗战前线英勇奋战、克服困难、敢于胜利的事迹时,顿时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做好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我们把高邮的这一情况向扬州市委的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呈报了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在扬州市委主要领导推动下,高邮市很快行动了起来,修缮了遗址,建起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绾和最后一役胜利广场,原小会堂即当年侵华日军向我新四军签定投降书的旧址,也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遗址。2018年中央两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下发后,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同党史办、市文物局对全市革命文物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及时向市委提交了《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这两年来,我和市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帮助和指导宝应县西安丰镇改造提升了“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邗江方巷镇“北山党史馆”、扬州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馆”等。
  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我作为大江南北杂志社扬州中心联络站主任,不仅注意抓好《大江南北》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更着力抓好杂志的学用工作,把征订工作和学用工作结合起来,以学用推动征订,以征订促进学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充分发挥杂志红色教材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年召开的征订工作座谈会,同时也是学用工作交流会,既总结工作,表扬先进,部署任务,又安排不同类型的学用典型在会上发言,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心得,分享收获。在《大江南北》杂志学用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三个重点群体,即大学生村官、大中小学生、离退休老同志。自2011年以来,我们针对大学生村官奋战在基层、需要充实精神生活的实际,发动企业、单位征订《大江南北》杂志并赠送给大学生村官的活动。仅扬州市区的企业、单位每年向村官大学生赠送的杂志就有五百余份,全市有近千名大学生村官从中受益,《大江南北》杂志已经成为广大村官的精神食粮。杂志上刊登的革命英烈和前辈们为抵抗侵略、反对压迫、建立新中国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的一个个故事,为广大村官增添了动力,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青春和力量。在学习交流中,我亲耳听到有的村官说,《大江南北》让历史照进现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照亮了我们的村官之路。近几年来,我们先后挑选30多位大学生村官在年度的征订交流会议上发言,有100多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阅读体会文章。在学用的组织推广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三个重点组织,即机关党的组织、社区基层组织、新四军研究会组织。机关党的组织主要负责机关党员干部的学用,包括离退休老同志的学用;社区基层组织负责社区人员的学用,涌现了像广陵文昌社区、邗江邗上社区、锦汪社区等先进典型;新四军研究会组织主要配合本行政区《大江南北》联络站抓好面上的学用工作。宝应县新四军研究会始终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大江南北》杂志征订工作,一手抓杂志的学用工作,由于他们高度重视读史育人工作,还专门成立了读史育人联络站,并将其延伸进乡镇基层,成立了14个红色历史传承点,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在扬州召开的征订交流会上,宝应县新四军研究会和宝应联络站专题介绍了学用《大江南北》杂志、传承红色基因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了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这十年来,由于联络站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通过宣传和学用《大江南北》,杂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了征订数量的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了17800余份,比2010年增长了76.8%,年均增长超过5%。
  宣传红色文化的最佳平台。《大江南北》杂志政治品位高,是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是名副其实的红刊、知音、益友,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为支持办好这本杂志,我们联络站在征订发行、宣传学用工作中,号召大家积极为之写稿,充分利用好《大江南北》这个平台,宣传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优良传统,宣传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时代新人的成长,宣传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各县市区和新四军研究会、革命老区促进会、大学生村官中都涌现出了一批写作积极分子,特别是许多老党员、老干部、新四军老战士和党史军史研究人员及专家学者满怀深厚感情为杂志撰稿。对其中宣传、写稿工作做得好的,由市中心联络站给予表彰奖励。受表彰的江都区原党史办主任丁瑞成同志,对江都革命斗争历史非常熟悉,自退休以来,依然笔耕不辍,从2014年开始给《大江南北》投稿,前后已被釆用8篇,其中2016年纪念苏中战役胜利70年时刊用的《粟裕苏中战役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现》一文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写的《革命妈妈谢慈》,反映一个小脚老太在新四军带动下从吃斋信佛到信仰共产主义、全家都参加了革命的感人事迹,去年登载在《大江南北》上,今年又被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釆用。我们市新四军研究会、市中心联络站的同志则带头写稿。市新四军研究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会长、市联络站副站长陈荣坤同志是扬州市党史办原主任,结合新四军历史和扬州地方革命斗争史研究,积极为《大江南北》写稿,近10年来,已被采用十多篇,有三篇获奖。负责市联络站日常工作的伏波同志也抽空写稿。2018年暑期,市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市文明办等部门举办了“重走新四军路”红色夏令营,200多名中学生参加,沿着新四军当年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的足迹,参观了十多处红色遗迹和纪念馆,学生反映收获很大,也深受家长欢迎,伏波写的报道被《大江南北》刊用。这几年来,我也陆续为《大江南北》撰写了一些稿件。被称之为“东进序曲”的郭村保卫战,取得了政治军事双重胜利,对于我新四军挺进江北、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究其原因,是陈毅同志灵活运用我党的统战策略、立足战略全局谋划战役战术的制胜之道的结果,我写的《郭村保卫战中统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一文,被刊登在《大江南北》今年第六期上。我将再接再励,为《大江南北》杂志多写稿。
  祝《大江南北》杂志继往开来,越办越好!



上一篇:难以忘却的记忆下一篇:越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