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期●青少年绿洲●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成建玲
19
69年1月到1975年10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度过了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七年间,青年习近平历经磨炼,不断成长进步,由初到梁家河群众眼中“印象不怎么好”的“黑帮子弟”,到群众口中“好后生”,从普通农民一步一步到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自述道:“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七年。”2017年8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采访实录的方式,由“知青说”“村民说”和“各界说”三个部分为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了青年习近平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学习进取之心
曾与习近平一同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初到梁家河,其他知青带的行李大部分都是衣物和被褥,习近平却带了两箱沉甸甸的书。当时为其搬行李的社员开玩笑道:“这箱子看着不重,里面装得是金元宝吗?”从那时起,“年纪最小又爱读书的娃娃”就成为时任梁家河村支书梁玉明对习近平的最初印象。七年间,青年习近平一直秉持学习进取之心,注重从书中汲取养分,提升自我,“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就坐下来看书,有时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甚至都有“书瘾”。习近平说,在梁家河,“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习近平是多么喜欢读书和思考。他也曾勉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因为他深信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
不怕吃苦之心
一个15岁的少年,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穷乡僻壤的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由被跳蚤咬后“又红又大的肿包”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了免疫力”;从吃惯了细粮到不挑食主动吃“糠团子”;从最初拿劳动工分不如“婆姨”到工分涨到10分的壮劳力,成为种地的好把式;从“肩膀一层层掉皮出血”到“磨出了厚厚的茧子”……青年习近平过的每一关对自己都是一种磨练,一种成长,这种成长进步有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升华。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政治环境,他也曾苦闷过、忧虑过,但很快他从忧虑苦闷中解脱出来,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砥砺奋进,自信满满地全身心投入到为乡亲们奉献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劳动奉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仁爱之心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重点推进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几年来,他走遍了中国大地的贫困落后山区,对贫困地区的群众也是时常挂念在心。这种大仁大爱之心其实从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就已逐渐生根发芽了。那时,村里有一个叫“灵娃”的孩子,虽然名叫灵娃,但实际却是一个智力发育欠缺的小孩,因为灵娃的“半憨憨”时常被村里人欺负。青年习近平却一直对灵娃很和气,即使是被灵娃抢走了手中的卷烟,也是一笑置之,以致于在习近平去北京上学时,灵娃哭得最伤心。梁家河村里有个所谓的“二流子”。因为爱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经常不务正业,受到村里人的批判和唾弃。青年习近平对这个“二流子”并没有歧视,而是耐心地开导和教育,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这个“二流子”有了很大的转变。无论是对待老人、小孩、智力欠缺者,还是犯了错误的村民,习近平无一不以诚相待。
勇于担当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习近平20岁那年担任了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勇挑重担,敢作敢为,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梁玉明在书中说道:“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办成了多年来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难题,与习近平勇于担当、敢作敢为是直接相关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与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读罢《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让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段话不就是自己七年知青岁月的生动诠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