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75年前的一次入党宣誓活动

作者:晓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老党员,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一件往事浮现在脑海里,如同昨日,记忆非常清晰。
  1946年3月15日,我中原军区13旅政治部文工队,将举行一次公开的入党宣誓活动(当时党的组织活动是不公开的)。为什么呢?
  因为文工队有不少队员,原先是大后方重庆国立剧专的学员,投奔到抗日前线,参加新四军5师(在豫鄂边区和武汉周边)抗日救国的。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业务素质好。但由于他们身处重庆的政治环境,有的曾参加过三青团,更有个别的参加过国民党。所以,在文工队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没有人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经了解,他们认为加入共产党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还有的队员虽不是来自重庆,但由于出身问题,也不敢有申请入党的想法。党组织就想借这次活动,对这些队员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这次的入党宣誓,是为队里年龄最小的两位队员举行的——曹彦18岁,杨艺新不满17周岁。杨艺新就是我。我1940年很小的时候就参加新四军了,原在15旅文工队,1946年2月15旅文工队撤销,队长杨景成带着我和其他两名人员调到13旅文工队。这才一个月,怎么就入党了?这里有个故事。
  1945年11月,15旅政治部组织科的王科长把我找去,给我分配一项任务:有个新到文工队的女同志,因种种原因思想上波动很大,要我注意观察、帮助。临走时,王科长说:“你们队里问你组织科叫你去干什么,你就说谈你的组织问题(即入党问题)。”我回答说:“你根本没谈我的组织问题啊。”他说:“你这小同志要入党?”我说:“当然啦!”
  当时我只有16岁,在文工队里是最小的,从领导到战友都叫我“小杨”,没人叫我大名。可我行军不掉队,宿营到村里就往墙上刷大标语;到老乡家里,把稻草扛到堂屋里铺好,烧一锅热水等后边的同志到了好泡脚。我们一共有5个女同志,她们跟部队行军都掉队,我就成了小积极分子。
  那位王科长了解了我的入党志愿,还真负责任,把我在15旅文工队的表现写成材料送到了13旅政治部组织科。13旅文工队马上给我安排了两位入党介绍人:一位是原15旅文工队队长杨景成,另一位是13旅文工队指导员,也是我1942年秋在抗大青训队学习时的指导员王萍。这两位领导对我都非常了解,所以我到13旅才一个多月就被发展入党了。
  1946年3月15日这一天,全队同志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王萍指导员讲的一席话,解除了许多同志的思想顾虑。她讲话的大意是:在重庆的特殊环境里,国立剧专的学员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集体参加三青团,现在他们毅然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思想上的变化……
  这次公开的入党宣誓仪式,在文工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带来了很好的效果。随后不久,好多同志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在中原突围前(1946年6月),就有许伯然、万春福、丹敏、尤加利(均为大后方来的),陈一非、陈觉(1943年到豫鄂边区的)先后被吸收入党。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经过革命战争考验的同志,分别担任了多个文艺团体(广州、上海、北京、武汉)的领导人,成为党的文艺战线上真正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