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民。他置身农田的身影,甚至淡化了一个退休教师的斯文模样。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人士,就是人称“鸡爪槭大王”的“中国好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郭中良,一个在中国苗木业界创造多项奇迹,并在家乡内外享有广泛善德美誉的神奇老人。
建立苗圃,回报社会
18年前,原为启东市南阳初中退休教师的郭中良大病一场后,回到近海镇东进村老家养老。面对家乡粗放耕作的土地和稀稀拉拉的绿化树木,他大胆做出惊人决定:建立苗圃,绿化家园,回报社会!
2003年春天,郭中良在邻近杨香圃村连片流转了100亩土地创建苗圃,先是碰上骗子,后又引种失败。他没有气馁,继续边学边干。第三年,终于成功培育出了五六万株包括鸡爪槭、广玉兰、红豆杉、红白玉兰、紫薇、榉树、女贞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苗木。而其中的鸡爪槭树苗,则是当年观赏类树苗中的珍稀物种。
经历了最为艰辛的创业阶段,小树苗陆续长成了商品树苗,苗圃终于止亏为盈。此后,他走出家门,在启东市王鲍、海复、南阳等镇先后建立起13个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成片苗圃。2017年后,他应邀又在北京、天津、扬州三地建立起总计400多亩的鸡爪槭苗木基地。
十几年里,他不间断种树,面积已经突破3800亩,其拥有的包括20万棵商品鸡爪槭在内的名贵苗木,潜在经济价值达十几亿元,成为业界“最富有农民”。
每棵树都是他的“孩子”
2006年前后,苗圃里的树苗需要再投入,郭中良在借款及贷款无门后,竟义无反顾地将市区一套房产先抵押再出卖用于再投入;2009年,为还清一笔200万元的欠债,他无奈将位于南通市郊的一个200亩苗圃低价转让……
小树苗长成商品苗,当有人开始计算着郭中良上千亩苗木基地一年能有多少产出时,他却将近乎所有的销售收入,又大把大把地“填”进了天天增多的树坑里。
名声在外、财源渐广,然而郭中良两手空空,仍然是个“穷光蛋”。只是,在这过程中,他的绿化地盘不断扩大,他所认准的鸡爪槭商品苗木不断增加,受益农户也因之而跟着增多。
每天吮吸着绿色氧吧的新鲜空气,每天指挥工人种树剪枝,曾经两度患上癌症又奇迹般康复的郭中良,依然每天忘我地劳作于他的成片苗木。他说每棵树都是他的“孩子”,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这大片大片的绿地,就是自己对美化家园、改善生态、造福乡亲的那么一点贡献。2017年以来,王鲍、海复、南阳镇的3个村先后因郭中良连片造林,而荣获江苏省及南通市“最美乡村”“水美乡村”和“绿化示范村”。好消息传来,老人欣喜不已:“这是政府给我奉送的最大‘红包’。”
乐施好善,梦圆大地
“人活着,也就一日三餐,二三十元足矣。”直面纷繁世界,郭中良自有他的人生哲理:“种好树木,感恩生活,报答社会,生命才更有意义。”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回报社会的诸多感人故事。
“租地造林,即使砸锅卖铁也绝不能拖欠乡亲一分钱。”这些年里,郭中良年年提前支付大片林地亩均800元的租金,每年都要300多万元,却从没向乡亲打过一张白条。在林地聘用工人上,郭中良每年支付助老工资就有上百万元。2016年春节起,他年年向林地所在村的1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让他们共享绿化成果。
这些年,帮助贫困孩子成了郭中良难以忘却的牵挂。早在2002年,刚退休的他就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南通道县资助了4个侗族贫困孩子。年复一年,他资助的贫困生已由当年的4人,发展到目前包括湖南长沙、通道,陕西西乡和启东本土在内的30人。当年受助的侗族学子吴诗坡,如今已成全军英才,且成为中国工程院陈薇院士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
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发生后,郭中良慷慨解囊捐款10万元。当年5月22日,启东市慈善基金会郭中良慈善基金成立。郭中良父女将在10年内捐赠500万元,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社会特殊困难群体。
钟情绿色,梦圆大地。为了这片绿地,郭中良如今仍每天奔波于他的13个规模苗木基地。一年又一年,这个既富有于“苗木潜在价值”、又贫穷于“现有极少资产”的“绿化愚公”,依然还在“穷大方”地回报乡亲、扶贫济困,一如创业时那般清贫与勤奋。他的身边,除了一帮绿化工人,仍然没有司机、技术员、销售员和专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