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期●历史研究●

江高宝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

作者:陈荣坤

年是新四军开辟江高宝抗日根据地80周年。新四军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冲破敌人封锁,排除各种干扰,分期分批渡江北上,在江都“三桥两荡”地区建立北上抗日桥头阵地,走到哪里,抗日根据地开辟到哪里,党组织建到哪里。

本文着重记述新四军开辟的江(都)高(邮)宝(应)抗日根据地加强党组织建设的经过及其取得的成效。

加强组织建设,壮大抗日力量
  新四军渡江北上后,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使根据地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根据地重建地方组织。新四军挺进纵队到达江都吴家桥地区后,陈毅指示挺纵三支队政治处主任惠浴宇负责重建地方党组织。1939年9月,成立江都县委,陈扬任书记。江都县委立即派工作组到各地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建立了大桥、吴桥、谢桥和新老洲4个工委,建立了花荡、杨湾、宗家院、小卯庄、郭村和平民中学、苏北中学等党支部,党员很快发展到80多人。1939年春,惠浴宇又遵照陈毅指示,在江都县吴家桥组建中共苏北工作委员会,惠浴宇任书记,下辖江都、泰县、泰兴三县工委。7月,改为中共苏北临时特委。10月,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组织部长曾山到苏北检查工作,传达东南局决定,正式组建中共苏北特委。12月,改属中共苏皖区党委领导,书记韦一平、副书记惠浴宇。苏北特委在新四军武装掩护下,不断加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先后派出一批干部到高邮、宝应、兴化等地开展党的工作,初步建立了高邮县工委、临泽工委等10多个党组织。郭村保卫战胜利后,为团结“二李”共同抗日,新四军主动让出“三桥两荡”地区,东进黄桥,开辟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江都地区1000多名党员干部也随部前行。
  敌占区建立秘密党组织。苏北特委派出人员到友邻部队和地方实力派中建立党的秘密组织。1939年春,惠浴宇派挺纵三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吕镇中等到高邮湖西的抗日义勇团,建立党的组织。同时,派金求真到泰兴、靖江“二李”部队所属的陈玉生部开展工作,介绍陈玉生加入中国共产党,逐步在陈部的营、连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使该部成为一支被共产党完全控制的抗日武装。6月,惠浴宇利用与颜秀五的同乡关系,派周文在、鲍志椿等到颜部建立了秘密党总支委员会,他们利用政训处教官的公开身份开展秘密工作,从而完全控制了颜部的二支队四大队和五大队一部。同时,在敌占区建立秘工组织。1941年10月,江高中心县委派杨祖彤到扬州区领导地下工作。杨祖彤到扬州后,及时调整党的组织,建立秘密联络点,并利用秘密读书小组和公开的读书会,团结教育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不久,杨祖彤等人被调回根据地,青年工作由朱懋杰(宋原放)负责。11月,苏中一地委又决定成立中共扬州城市工委,杭行任书记,袁剑萍任副书记兼组织委员,胡磊为宣传委员,后又增补朱懋杰为组织委员。他们深入敌占区了解掌握敌军动向,及时收集和传递情报。同时,在江高宝地区先后建立了党的秘密系统组织(乙种组织),接受一地委领导和上级乙种组织的双重领导。1944年1月,地、县委成立秘工部,专门指导秘密党系统工作。同年10月,秘工部与敌伪军工作部合并建立城市工作部,由秘工科领导秘密系统党组织。党的秘工组织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壮大了抗日队伍。

各地不断完善党组织。苏中一地委坚持一手抓开辟,一手抓组织建设,由南向北,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抓好江高宝地区的组织建设。江都县建立的党的组织,分为“公开”和“秘密”两个系统。当斗争环境紧张,公开活动的县、区党组织需要游击活动或撤离时,便由秘密系统坚持原地斗争。江高中心县委驻地北移后,江都县委全面领导江都工作。1942年10月,苏中第一行政区决定以通扬运河为界,将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以便独立行动,河北为江都县,河南为邗东县。1941年9月,新四军一旅二团委派原高邮工委书记陈干回到高邮,领导地下党工作,陈干任书记。1942年1月初,陈干被捕后,中共江高中心县委又派杨浩庐到高邮重建高邮县工委,并任书记。原地下党的组织关系在向县工委移交后,有的共产党员以公开身份开展工作,有的仍处于秘密状态。高邮各区相继建立了党组织。7月初,撤销县工委,成立中共高邮县委员会,由原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赵秀英担任县委书记。同时建立了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江涛、杨浩庐先后任县长。高邮县委发展党员以贫雇农中的抗日积极分子为主要对象,同时吸收革命知识分子加入党组织。当年夏季全县发展党员437人。各区乡结合减租减息、惩奸反霸、参军参战、反伪化、反“扫荡”、反“蚕食”、反抢粮等实际斗争,吸收了大批觉悟较高、抗日斗争坚决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1941年初,新四军一到宝应就建立了宝应县工委,以城市工作为重点,洪泽任书记,积极慎重地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城中、城北、城东、农村4个党支部,并且委派党员打入日伪军机关,建立秘密交通站,搜集传递情报,动员党员和进步青年去抗日根据地工作。在高宝两县交界的临泽、夏集、王营、氾水、界首一带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并在临北地区发展了一批党员。不久,刘烈人又带领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服务团到宝应地区,先后在临北地区的郭氏桥、土塘沟、小塘河、芝麻塥等地发展了一批党员。1942年初,郑少仪从中共江高中心委到宝应组建了临北工委。同年3月,中共宝应湖东工委建立,下辖氾水、临北、大望3个区委,并进入射阳范围内活动。1943年5月,中共宝应县委成立,刘烈人任书记兼宝应县长。

加强教育培训,注重提升素质
  无论斗争多么激烈,条件多么艰苦,江高宝抗日根据地党组织都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抓住有利时机办党校、抓轮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军事指挥才能。党员干部受训后,走到哪里就能在哪里落地生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成为对敌斗争的骨干力量。
  办班培训,加强教育。苏北特委于1939年8月至1940年2月,在江都县网子桥、吴家桥和郭村的徐家巷举办了3期党员培训班,每期约两个月,共培训党员130多人。培训班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马列主义常识,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党员受训后派往各县发展党的组织。挺进纵队1938年冬至1940年春在江都县大桥地区,开办了长江军政学校,吸收进步青年,培养骨干力量。举办了多期政治训练班和两期教导队,以毛泽东《论持久战》为主要教材,挺纵负责人多次亲临讲课,培训学员300多人,为各县、区党政军输送了干部,充实和加强了基层的领导力量。
  开办党校,提升素质。随着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根据地党的建设也不断加强,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不断巩固。到1942年初,江高宝地区党员发展到800多人。尽管党的影响日益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但党员队伍中年轻同志多,斗争经验不多,理论水平较低,组织上也只是初具规模。为此,苏中一地委认真贯彻执行“一面发展,一面巩固”的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凡是在新四军控制的地区内,每个乡都建立起了党的支部。要求党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带领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苏中一地委创办了党校,对区级以上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各县开办了党员干部流动训练班,相对集中时间学习,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大力培养和选拔干部,把一大批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经过短期培训,放到基层领导岗位上,以便坚持长期斗争。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苏中一地委重视加强地方和部队的文艺团体建设,县区乡和团营连都有演出队,组织编排文艺节目,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抗日。兴办报刊杂志,引导党员干部学习时事政策,传播文化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宣传战斗业绩,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1942年夏,苏中一地委机关创办了《湖东报》。至年底,为贯彻精兵简政,《湖东报》与军分区《前哨报》合并,沿用《前哨报》名称。车桥战役胜利后,苏中区党委出版的《苏中报》进入宝应地区,《前哨报》停刊,1944年一地委又创办了《人民报》。各县也创办了报纸,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斗争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驾驭能力
  苏中一地委始终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抓手,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及时抓调整、抓整顿,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坚持集体领导,就能准确地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及时调整组织体系。1941年3月,撤销苏北特委和江北特委,成立苏中区党委,刘炎任书记、陈丕显任副书记。苏中区党委立即派惠浴宇重返江高宝,担任江高中心县委书记兼江高行署主任,原在江都坚持斗争的县委书记张雷平改任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江高中心县委建立后,加强了对江都四、五、六、七区的领导,建立健全各区党政领导班子,不久又开辟了高邮二区并建立了办事处,这是高邮县第一个初具规模的抗日民主政权,直属江高中心县委领导。江高地区各区、乡党的组织由南向北逐步建立和发展。不久,江都通扬运河以北、高邮三垛河以南地区均由江高中心县委领导。10月,六师十八旅从苏南路东地区转移到江高宝地区,并有一大批江南地方干部和进步青年随十八旅转入该地区;进一步充实了江高中心县委及政军组织,加强了开辟“同情区”的力量。1942年3月苏中区党委决定撤销江高中心县委和江高行署,组建苏中第一行政区,成立中共苏中第一地方委员会、苏中第一行政专员公署,辖江都、高邮、宝应等地区。惠浴宇任地委书记兼行署专员,并由温玉成、夏光、惠浴宇组成新的军政党委员会。江高宝地区的抗日斗争,统一由苏中一地委领导。苏中第一军分区和苏中第一行政公署也相继建立。
  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1942年12月撤销苏中第一行政区军政党委员会,地委作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苏中一地委领导班子成员相应作了调整。由韦一平任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刘先胜为第十八旅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刘飞,惠浴宇改任地委副书记兼一专署专员。实行一元化领导后,苏中第一行政区党政军机关合署办公,全体人员不足100人。领导班子精干,组织指挥灵活,既有利于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又节约了开支,促进了根据地建设。

开展思想作风整顿。1943年6月,苏中一地委下发了《关于整顿学风、党风的指示》,主要领导亲自抓,检查指导各地的整风工作。因反“扫荡”斗争激烈,多采用在职学习的方法,个人自学、小组漫谈、大组交流的形式,联系思想、联系实际对照检查,强化了宗旨意识,纯洁了队伍,提高了战斗力。全区各级党组织还进行了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和增强党性的教育,党政军民各级组织之间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了在工作制度、工作方法、相互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增强了全局观念,逐步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更加团结一致,为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至抗战胜利前夕,苏中一地委各地基层支部已经发展到418个,党员增加至15293名,成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强堡垒和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