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期●随感录●

把握“送温暖”的多重要义

作者:刘良军

“一袋米,一壶油……说实话,我们现在真的不缺这些,宁愿领导们坐下来多陪我们聊聊天。”基层调研,群众如此坦言,说明好心好意送温暖,但群众感觉不到,只能是流于形式。
  今天,即便生活仍相对困难的群众,也大抵解决了温饱问题,送温暖确实不能“涛声依旧”,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必须着眼群众的新需求。送温暖作为党群联系的一项活动,除了送去急需的物资外,还应赋予其多重要义。
  送温暖的过程,是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过程。如果党员干部与群众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如同走亲戚一般,更有利于群众敞开心扉。这样,群众的话必定是心里话、大实话,能够深刻感知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否真正被人民认可。
  送温暖的过程,也是更加透彻搞清楚当事群众仍然相对困难的原因,进而与群众一道想办法,力争弯道超车、迎头赶上的过程。送温暖的对象,既有长期困难的,也有短期需要救助的群众。因此,送温暖要解决眼下问题,也应该着眼长远,变“送温暖”为“种温暖”,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更会让群众感激、感念。
  送温暖的过程,还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不断增强群众信心和决心的过程。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诚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送温暖的过程,更是问政于民,反思工作作风、群众立场,进而自我革命,永葆与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或漠不关心,或高高在上,自然也会与群众形同陌路。利用送温暖的时机,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好,能更好服务群众。
  送温暖,说明党员干部心系群众,而进一步提高其质量,使其成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听取民声民意、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这就更具内涵、更有意义了。


上一篇:有感“节操”下一篇:居家养老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