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期●缅怀篇●

原海军司令员叶飞:沙家浜就是我的《家》

作者:彭化义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听到这唱词,人们就会想到京剧《沙家浜》,想到以郭建光为代表的新四军18个伤病员,想到著名的“智斗”中的阿庆嫂、胡传奎、习德一,脑海里就会涌起阳澄湖畔那烟波浩淼、芦花翻飞的美景。  不久前,笔者有机会来到沙家浜参观,得知之所以会有这沙家浜的故事,与原海军司令员叶飞将军有着密切关系。
  1939年5月,担任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团长的叶飞,率部从茅山地区出发,与我党领导的无锡、江阴游击队会合,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他任副总指挥和路东地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自此,他领导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澄锡虞以及嘉定、青浦等游击根据地,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开辟了抗日新战场。5月,在无锡东北黄土塘首战中,取得毙伤日伪军近百人的胜利;6月,指挥夜袭浒墅关火车站,迫使宁沪线停运3天;7月,突入虹桥机场,击毁敌机4架,震撼了日伪军,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沙家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1939年秋,叶飞率领“江抗”暂时离开苏常地区,留下了36名伤病员。他们虽然身负重伤,处境危险,但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配合下,坚持与日伪势力展开顽强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在当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1948年11月,战地记者崔左夫在淮海战役战场采访华野一纵副司令员刘飞时,恰遇打扫战场归来的2师175团2营。刘飞叮嘱崔左夫说:“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留在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新四军伤病员组成的,胜利后你要好好写写他们。”
  1957年6月,崔左夫深入苏常锡一带采访两个多月,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同年,刘飞的回忆录《阳澄湖畔》在上海的《萌芽》和南京的《雨花》杂志上发表。1959年,上海沪剧团根据崔左夫的纪实文学和刘飞的回忆录,改编成沪剧《芦荡火种》,并于1964年在上海公演,连续演了370多场,观众达56万人次。后来,该剧进京演出,受到毛主席的重视和表扬,毛主席建议将其改名为《沙家浜》。再后来该剧被改为京剧,作为几个革命样板戏之一在全国广为流传,直至家喻户晓。
  叶飞在1988年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我率领江抗部队来到这儿,站在船头上环视四周,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儿港汊星罗,水网密布,颇像《水浒》里描写的梁山泊。当地的同志介绍说,这芦苇荡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没有人带路很难进得去,就是进去也出不来。听着,看着,我想到陈毅司令员关于相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觉得阳澄湖及其周围地区是一个建立东路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
  沙家浜原来的地名叫“横泾”,1981年改名为“芦荡乡”。1990年5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7 7岁的叶飞回到曾经战斗过的阳澄湖畔。回顾当年同日寇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他感慨万千地说:“当年都是陈老总的果断决策,他力排众议,一人承担风险,是他派我来到这里的。”他满怀深情地说:“沙家浜就是我的‘家’。”临走时,叶飞为拟建中的“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题词。他嘱咐当地领导,要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把革命老区建设好。1992年,芦荡乡撤乡设镇,同时正式改名为“沙家浜”。
  如今,每年都有许多人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沙家浜重温过去的岁月,品“春来茶馆”的茶,在芦苇荡里捉迷藏,唱“智斗”选段。而每当人们一到沙家浜,看到一块耸立在纪念馆中央刻着叶飞题写的“沙家浜”三个大字的石碑,禁不住从心底怀念这位革命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1月叶飞出任交通部部长,1979年2月奉调海军工作,先后担任海军第一政委、海军司令员。他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