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期●档案与资料●

太平岛在南海的战略地位

作者:任伟民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分布着四大岛屿群,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四大群岛中,西沙和中沙由中国中央政府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最为复杂。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纷纷非法侵占我国岛屿和领海,演变成为今日的“南海问题”。
  南沙群岛是四大岛屿群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群岛,其南北长约500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沙洲、暗礁共有100多个,其中有名的岛礁主要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太平岛则是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现在处于中国台湾地方当局的有效管辖之下。
  太平岛古称“黄山马礁”或“黄山马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在南沙诸岛开发经营的岛屿之一,1946年因由中国海军“太平舰”接收进驻而定名。与南海其它岛屿一样,太平岛自古以来就被中国渔民作为劳作和生息的基地,岛上建有房屋、神庙、坟墓和水井等。自清王朝始,中央政府将南沙群岛正式列入中国行政版图,并明确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管辖之下。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承继了清代版图,对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实行行政管辖。
  由于南海诸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进入20世纪后不断遭到外来势力的觊觎和入侵。日本在1901年率先抢占我东沙岛大肆盗挖磷矿,1907年又有大批日商和渔民涌入南沙,强占太平岛,驱赶并迫害原先长期居住于此的中国岛民和渔民,开始捕捞和开采磷矿,并在太平岛上设立渔业加工厂,疯狂掠夺南海资源。20年代起,盘踞中南半岛的法国殖民势力也开始染指南海。1933年4月,法军开赴南沙群岛,占领了南威岛、太平岛、安波沙洲、北子岛、南子岛、南钥岛、中业岛、鸿庥岛、西月岛,共计9个岛屿,赶走了岛上的日本商人和劳工,并对上述9个小岛进行所谓“定名”,企图使其侵略行为合法化。这些侵略行为激起了北子岛、南子岛、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等岛上中国居民和来自海南、广东等地渔民的义愤和反抗,中国政府也对法国的侵略行为提出强烈抗议。这是中国国民政府围绕南海诸岛主权展开的第一次外交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并重新染指南海。1939年2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我国海南岛之后,又于3月底派兵占领我国西沙和南沙群岛。日军占领太平岛后,迅速全部驱离了多年来盘踞于此的法国殖民军和越南渔民,将该岛命名为“长岛”,归属于日本占领下的台湾总督府高雄州高雄市管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潜艇、水面舰船和水上侦察机经常以太平岛为中继站,进出南洋与日本本土间,成为日军在南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1945年1月,美军航母舰载机1个中队突袭太平岛,将日军在岛上的无线电台、气象测候站、油料仓库、兵营和码头等设施悉数摧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决定,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收复台湾,随后立即着手收复南海诸岛事宜。1946年9月,中国国民政府决定,由海军组成舰队,协助广东省政府接收西沙和南沙群岛,并由海军派兵驻守南海各个岛屿。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正式驻守南海诸岛履行戍卫主权的使命。
  为了执行收复南海诸岛任务,中国海军派出由4艘主力舰艇组成进驻西沙、南沙的舰队,分别是:护航驱逐舰“太平”号、驱潜舰“永兴”号、坦克登陆舰“中建”号和“中业”号,海军上校林遵为指挥官,姚汝钰为副指挥官。为了争取时间,由林遵率“太平”号、“中业”号两舰进驻南沙群岛,姚汝钰率“永兴”号、“中建”号两舰进驻西沙群岛。到1946年12月基本完成收复工作,并在各岛屿分别派人驻守,建立碑记,然后举行接收典礼,严正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群岛的神圣主权。在收复南沙、西沙群岛的同时,国民政府对南海诸岛的名称也做了一些正名和定名的工作。如南沙群岛旧称团沙群岛,日军占领时称为新南群岛,中沙群岛旧时也称南沙群岛,收复之后,统一按照各群岛在南中国海上的位置正名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沿用至今。后来又按照我国历史上的先例,以进驻的舰名命名若干岛屿,如把南沙群岛的主岛黄山马岛命名为太平岛,铁崎岛命名为中业岛;把西沙群岛的主岛猫岛命名为永兴岛,中途崎岛命名为中建岛。1947年11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将我国南中国海各群岛领土的全部定名公布于世,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国民党见大势已去,遂将原驻西沙、南沙群岛的全部兵力撤往台湾。就在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的转换期,邻国菲律宾乘机进占南沙宣示主权,并占领太平岛以及南沙其它诸岛大肆盗采磷矿。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6月6日,国民党台湾当局先派遣海军“立威支队”开赴南沙,驱逐菲国军民;7月11日,再派海军“威远支队”和陆战队重返太平岛戍守,并成立“南沙守备区”,派一营海军陆战队驻防南沙,隶属台湾海军总司令部指挥。1999年12月,驻防太平岛的台湾海军陆战队南沙守备区指挥部将防务移交给台湾军管部与海巡署所属的南巡部,并成立“南沙指挥部”。2000年,该部移编至“行政院”海巡署所属的南巡局南沙指挥部,太平岛的防务彻底由军队转交给海上警察负责。长期以来,太平岛一直在中国台湾地方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太平岛是南沙群岛的主岛,全岛东西长约1360米,南北宽约350米,总面积0.443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虽然位于南沙的西北部,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但正好处于整个南中国海的中央位置,堪称“南海心脏”。以太平岛为基点,距离我国新设立的位于西沙群岛的三沙市(永兴岛)约400多海里,与海南岛的榆林港相距约500海里,距离高雄市约860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距离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约540海里。太平岛自古以来素有“南疆锁钥”之称,就像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扼守着南海诸岛之要冲,钳制着南海重要的进出孔道。此外,太平岛在航道安全、海难通报与救助、南海气象监测、国际飞航情况通报等方面也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平时除可作为渔业基地,为过往船只提供各项航行服务外,战时更可作为潜艇、水面舰艇和战机的活动基地及中转站。
  近年来,太平岛所在的南沙海域不仅因地理位置重要,更因该海区蕴藏丰富的资源而备受瞩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纷纷采取非法抢占行动,不断蚕食我南沙岛礁。在此背景下,太平岛背后所隐含的最为核心的主权价值愈益凸显。因为南沙海域多数岛屿是珊瑚礁,常随涨潮落潮而浮浮沉沉,真正能够派人驻守的岛屿不多。而在为数不多的永久性岛屿上,那些所谓的“声索国”纷纷建筑永固工事,意图据此宣示主权。太平岛作为南沙群岛中最大而且生存条件最好的岛屿,这是其他南沙诸岛不可比拟的战略优势。因此,太平岛在南海的战略价值以及当前和今后在解决南海问题过程中所能发挥的战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南海争端的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一个时期来,海外华人媒体不断发出“两岸应在南海联手、保卫中国海域主权”的呼声,建议两岸在保卫南海主权上增强互信与合作,创造“国共合作”新模式,以捍卫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的“祖产”。台海两岸的中国人虽有矛盾,但即便在严重对峙时期,两岸在南海诸岛归属上均坚持“中国对其拥有完全主权”的立场。在过去的60多年里,两岸在太平岛的使用上有过“默契”,两岸军队在南海甚至建立起合作。那是1974年,南越武装侵占我西沙海域。1月19日,中央军委急调东海舰队4艘军舰开赴西沙。由于台湾海峡长期被台军和美国第7舰队控制,以往解放军舰艇来往于东海与南海之间,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此次因军情紧迫,解放军海军编队奉命直接从台湾海峡通过。台军在蒋介石“西沙战事紧”的指示下,不仅没有开炮,还打开方便之门任由解放军舰队通过开赴西沙。1988年3月,中国南海舰队在南沙赤瓜礁海区,对侵占该礁的越南海军进行反击作战,解放军海军舰艇曾在太平岛外海停留一周,并补充粮食和饮水。1993年台湾当局制定“南海政策纲领”,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南海主权,有关官员表示,“不排除与大陆合作开发与管理南沙”。
  当前,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为达成永久侵占我南沙岛屿和海域的目的,肆意在南海地区挑起事端,甚至不惜以武力相要挟。中国政府积极奉行和平共处与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依法履行管辖南沙群岛的神圣职责,为维护南沙主权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外交上的斗争。尽管解决国与国争端的最佳路径是和平方式,但和平解决争端的背后需要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单从军事的技术角度而言,南沙群岛已经纳入中国海空军的作战半径,如果两岸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共同应对南海危机中达成合作,比如,台湾向大陆开放太平岛机场和码头,那么一旦情况紧急,这里也可以成为大陆海空军作战支援的补给点和中转站。只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太平岛这个战略支点,大陆海空军和台军的军事打击集团就可以充分发挥快速反应的优势,将中国南海的海洋权益和战略主导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在中国的南海,联合开发可以协商,但是主权不容置疑。中国自己的海洋权益,只有中国人自己联合才能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