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萧,即指金萧地区,是浙赣铁路金华至萧山段两侧,西临富春江、兰江地区,东抵会稽山的广大地区。“金萧支队”是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动在浙赣线两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但是,由于金萧支队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与复杂性,加之缺乏准确的宣传,以及无意中的混淆,导致很多概念与事实错误,以讹传讹,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为此,有必要对“金萧支队”史实予以厘清,对其误读予以勘正。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的由来
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诸暨、义乌、金华、衢州等地相继沦陷。是年5月下旬,中共诸暨县委特派员朱学勉通过共产党员、公开身份为诸暨县泌湖乡乡长的何文隆,在大宣村组建了泌湖乡抗日自卫队。不久,自卫队相继扩建为四乡抗日联队(“四乡联队”)和八乡抗日联队(“八乡联队”),赵汉波担任大队长。8月,由我党领导、活动于浙东“三北”地区(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的“南进支队”改编为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支队长兼政委蔡群帆率部挺进会稽地区,在诸北会合“八乡联队”并一起行动,被称为“三八部队”。11月,“三八部队”赴四明山参加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12月被编为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六中队(“三支六中”)。
“三八部队”去四明山后的次年1月,中共会稽地委副书记马青遂组织“三八部队”留在诸北的伤病员以及地方骨干,重新建立起一支小型武装。为利于“灰色隐蔽”,初称“北乡义勇警察中队”,不久取得“姚江区署自卫大队”合法番号,钱之棼任大队长。由于部队的战斗精神和纪律、作风一如“三八部队”而被称为“小三八”。
与此同时,在中共金属地区特派员陈雨笠领导下,义乌县特派员江征帆、浦江特派员梅凯等人,在义乌柳村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决定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7月7日,他们在义(乌)西下宅组建了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并通过爱国民主人士季鸿业取得当局“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第八大队”番号,杨德鉴任大队长。这支队伍不久改称为“金义联防第八自卫大队”(简称“八大队”)。
1943年3月,我党创建的“严州中队”(根据“灰色隐蔽”原则,也称“陆军坚勇部队”)离开建德,向金义浦地区挺进,与八大一中会合,编入第八大队之突击中队;6月,与八大二中合编为二中队。8月在义北楂林镇成功袭击汪伪军据点后,这支队伍公开打出“坚勇大队”旗号。
11月中旬,国民党顽军调集重兵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再次发起“清剿”,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爆发。浙东区党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为从外线牵制顽军以减轻四明地区的压力,于12月5日派杨思一、蔡群帆等率“三支六中”返金萧地区。“三支六中”到达诸北与“小三八”部队会合后,开抵诸义边界白峰岭,与“八大队”会合。12月18日至19日,在义北大畈村举行军政扩大会议,杨思一代表浙东区党委宣布中共会稽地委与中共金属地区特派员合并为中共金萧地委和建立金萧支队的决定。21日,部队转移至诸暨黄家店,宣布成立金萧支队,归三北游击司令部建制,支队长蔡群帆、政委杨思一、政治处主任钟发宗,下辖第一、第二2个大队和1个直属机炮中队,共约800人。1944年1月8日,根据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命令,改称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简称“金萧支队”),正式列入新四军战斗序列。
1944年3月23日,经浙东区党委批准,由中共掌握的国民党政府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300余人枪)撤回根据地,在义乌北大畈村与金萧支队会合,改编为金萧支队独立大队,彭林任大队长。1945年2月,蔡群帆率支队第一、第二大队去四明山充实浙东主力,留下的人员与部分地方自卫队在诸北泰南村重组金萧支队,支队长彭林、政委杨思一,下辖3个中队,继续转战于金萧地区。
在中共金萧地委领导下,金萧支队和各县地方武装在1年9个月的时间中,与日伪作战百余次,歼敌2000余人,设立了多处办事处或县抗日民主政府。队伍不断壮大,由创建时的800余人发展到1800余人,先后开辟和巩固了北到钱塘江畔,西临富春江、兰江,南至金华,东抵会稽山,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人口78万的金萧抗日根据地(包括诸北、路西、金义浦兰、诸义东4块),成为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胜利后,我党顾全大局,命令新四军主动撤出南方8个游击根据地。金萧支队于1945年9月下旬奉命北撤,11月在江苏涟水与第三支队一部整编为新四军第1纵队3旅8团,1947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8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79团,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解放一江山岛等重大战役;后经过多次整编,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3营。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的由来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北撤后,金萧地委指派马青为金萧地区特派员,领导留下来的少数党政军人员坚持原地斗争。
因为北撤任务紧急,留守人员一度失散,但是经过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和主动寻找,一些骨干很快重新集结,拉起了队伍。1946年1月,由马青率20余人,蒋明达(诸北特派员)率10余人,周芝山(金萧地区联络员)、杨亦明(路西县西南区委书记)率8人,与蒋忠(路西县特派员)、杨光(大西区委书记)、蒋谷川(路西县武工队长)会合开展武装斗争,并相继成立了诸义东人民游击队(对外称“抗日难友团”)、“小主力中队”、诸暨人民自卫队、萧富人民自卫队,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经过斗争锤炼和干部培训,他们夯实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于1947年2月成立了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7月会合会稽山抗暴游击队成立了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1948年5月18日,浙东临工委批准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正式使用“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番号。为利用新四军金萧支队在群众中的威望与影响,9月15日,该部在诸暨(当时浦江所辖)马剑石门村召开军民大会,正式向社会公布部队番号(1949年1月28日,浙东临委根据新昌回山会议决定,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故“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正式番号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金萧支队”),至1949年5月22日建制撤销。
自1945年9月我浙东主力北撤至1949年1月浙江解放前夕,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已活动在以浦江、诸暨、富阳、桐庐4县毗邻地区为中心,富春江两岸约120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先后设置过党的县工委8个,党的县级特派员5名,县政府7个,县级办事处4个,还成立了专员公署。游击武装主力和县、区地方武装发展到4000余人,还有上万民兵。这支由支队主力、地方部队、民兵三结合的人民游击武装,在3年8个月的战斗岁月中,驰骋转战于浙中、浙西18个县,经历了60余次激烈的战斗,粉碎了敌人7次较大规模的“围剿”和国民党军第216师、第203师2个正规师的“扫荡”,为浙东地区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个“金萧支队”的关系
综上所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金萧游击支队,是时间完全不同、任务性质也不尽相同的部队,不能简单混淆:前者是抗战时期金萧地区的主力武装,后者则是解放战争时期路西地区的主力武装。
必须说明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因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共浙东临委将原金萧地区析为路西、路东、路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都建有支队一级的武装主力,只是路西地区的武装主力简称为“金萧支队”,并不代表整个金萧地区的主力武装。
1949年1月正式成立的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下属6个支队,金萧游击支队被列为第一支队。但鉴于新四军金萧支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及对敌人的威慑,加上路西(金萧)地区是当时浙东最大最艰苦的游击根据地,故在1948年9月15日诸暨马剑石门村成立大会上,就宣布为“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而且一直沿用这一番号,却从未正式使用过“第一支队”番号。大家都亲切简称其为“金萧支队”,以示对抗战时期新四军金萧支队的怀念与热爱。但此“金萧支队”最多只是新四军金萧支队的政治延续,而非建制延续。
据调查了解,目前混淆“金萧支队”概念主要表现在撰文错误、碑文错误、称呼错误和展览错误四个方面,错例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严格意义上讲,民间所称“金萧支队”只是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两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简称或是俗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之情。但由此引起的种种混淆历史事实的现象,在红色宣传中产生了相当错误的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对红色宣传教育的形式认识高于内容认识,因而对金萧支队的历史沿革未作全面研读了解,也与相关部门审查不严、纠错不力、对合理意见敷衍了事有很大关系。各种书面文字资料以及在史料研究、展览说明中的简单笼统说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既避免复杂称呼又尊重历史,笔者建议:对两支部队的简称应为“金萧支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和“金萧游击支队”(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金萧支队)。
笔者认为,红色宣传教育是一件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各种书面文字资料,以及在研究史料和展馆说明中,务必要求准确完整。各有关部门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准确理解,务求确凿,严格把关,认真负责地做好这一工作,力求避免错误宣传而引起的对党史军史的误导误读,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准确性和效果。
(作者为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政治处主任杨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