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双拥运动发祥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呦,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这首经久传唱的信天游,描绘了延安时期军民亲、鱼水情的动人场景。
时空回溯到80年前的大西北,面对抗日战争期间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这片黄土地上,率先发起了“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的“双拥”运动。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延安双拥运动的开展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铸就了坚固的钢铁长城,成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一幕幕感人的生动场景在此刻上演——宝塔区史家沟村一位战士参军后,将家里的1孔窑洞和60余亩地捐赠给边区政府;延川县一个历经日伪军扫荡的山村,在八路军经过时,群众拿出自家所有的粮食给战士……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80年鱼水情深,80年水乳交融,发源于延安的“双拥”运动,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溯源:夜宿张湾子,三碗剁荞面
延安之西180公里,吴起县张湾子村,一座“双拥”主题雕塑矗立在村口——它描述的是中央红军到达张湾子村后,乡亲们主动把自家的面条拿给红军战士们吃,红军战士们也力所能及地帮乡亲们去干农活。
谈及“双拥”,延安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而吴起则是这本书最动人的序篇。作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站,吴起带给红军的第一份温暖,就得从这碗面讲起。
当时,刚刚结束长征的红军战士敲响了村民张廷杰的家门。淳朴的张廷杰夫妇听说队伍中有一位首长生病了、身体虚弱,就做了香喷喷的羊肉臊子剁荞面。
“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吴起后,革命斗志依然昂扬,但是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根据地人民倾囊相助,筹集粮食、缝制棉衣、救治伤员,积极支持中央红军。”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凤林说。
当时张廷杰家里没有白面,只有荞麦面,爱人又找出了过中秋节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碎羊肉和鸡蛋,为首长现做了三碗羊肉臊子剁荞面。毛主席吃完面后感慨:“一年喽,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陕北是个好地方呦!”
张廷杰的儿子张瑞生回忆,从小时候起,父亲就经常和他说起“三碗面”的故事。“只是那时虽然毛主席在家中窑洞里住了一夜,父亲却不知道眼前的首长是谁。直到近30年后,才知道原来当年那位首长就是毛主席。”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副书记刘忆对“双拥”工作在延安的兴起做了调查研究,在他看来,双拥工作有很久的历史渊源,“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工农红军离不开工农群众’的思想,要求军队爱护人民群众,苏区政府和人民支援红军、优待军属。”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开展了“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1937年12月,边区政府颁布了 《陕甘宁边区抗日军人优待条例》,从捐税、房租、公家商店购物、子女读书、伤病休养等方面,对抗日军人及家属实行优待;1939年4月,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又庄严地将“优待抗日军人与工作人员之家属”写入。
1941年5月,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进一步提出“增进军队与人民的亲密团结”(第三条),“加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工作,彻底实施优抗条例,务使八路军及一切友军在边区的家属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与精神上的安慰”(第四条),并于翌年1月由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联名签署施行。同期,总部设在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也开展了“拥护政府、爱护人民”活动,改善和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
兴起:“军队人民的母亲”与24面锦旗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呀出了门,猪哇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一首 《拥军花鼓》 在革命根据地开唱。194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简称拥政爱民),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简称拥军优抗)的运动。
当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的 《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 指出:“拥护军队是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 《解放日报》 上撰文强调:“军队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血肉相联而不可分开的。”并确定1月25日至2月25日为边区拥军运动月。同时,驻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也于1月25日发布了 《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 和 《关于拥政爱民月的工作指示》。
就这样,在军队和边区政府领导的倡导下,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规模空前的“双拥”运动率先在延安兴起,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便在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有片展区专为延安“双拥”而设。一面长69厘米,宽45厘米的特殊锦旗占据了视觉焦点,红底白字震撼地写着“军队人民的母亲”七个大字。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李元蓉介绍,这是后勤荣誉队敬赠拥军模范王补梅的锦旗。
1939年夏,八路军一二〇师荣誉队数十名伤残军人转移到神木县王家后坬村。王补梅和两个女儿每天采药看护伤病员,并把自家和邻居的窑洞腾出来,让伤病员住,把全部粮食拿出给伤病员吃。十几只鸡下的蛋,也都做了重伤员的滋补品,“为了方便用水,她家的锅灶一天也不熄火;看到谁衣服破了,赶忙上前缝补;为了把省下的粮食留给伤员,她们经常吃野菜”。伤员们深受感动,亲切地称王补梅为“妈妈”。
1941年秋,前方又送来七名伤员。炮兵连指导员龚秉权只剩一条腿,一进门就拉住王补梅说:“大娘,给我喝一口米汤吧!”说完就昏了过去。当时家里没有一粒米,地里的庄稼也未熟透。王补梅带着女儿到地里挑拣成熟的谷穗剪了一筐,然后炕干,搓得一升多小米,熬了一大锅稀粥,给每个伤员端上一碗。临别时,伤员们齐声说:“妈妈,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您!”
王补梅一直以各种身份,出现在八路军指战员身边:哨兵、护士长、厨师……她竭尽所能,为革命贡献力量。在“双拥”运动兴起后,王补梅因其拥军爱民的行为,成了典型人物。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战斗英雄们一致提议,授予王补梅“军队妈妈”称号,于是,她被评为“特等拥军模范”。
就这样,共24面锦旗送到了王补梅家中。其中,晋绥军区后勤荣誉队赠送的“军队人民的母亲”锦旗,就是如今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珍贵文物。
传承:宝塔山下,唱响最美信天游
延安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万余件。一处处革命旧址就是一本本双拥的生动教材。
距离延安城区45公里的南泥湾,稻田地里绿色盎然、充满生机,众多年轻人来此打卡、探寻。80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介绍,南泥湾驻军在“劳武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军民和军政关系,时刻注意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心群众利益,除帮助老百姓种地、锄草、收割之外,还经常下乡宣传,征求群众对军队的意见。1943年农历正月,在边区首次双拥运动月中,林伯渠率劳军团前往南泥湾慰问,充分肯定了三五九旅在双拥中所取得的成绩。从此,全边区大规模的双拥运动掀起了高潮。
不止在南泥湾,那时候,许多战士都会帮助老百姓开荒。为了坚决执行不吃老乡饭的指示,每去一人都带着一顿中午饭的小米,约半斤。老乡们一看大家都带着米,生气地说:“这是干什么?”坚决要战士们拿回去,可是谁也不往回拿。一位乡亲感动地说:“哪里见过这样的军队,帮人挖地,还自己带着米,我要是有钱,一定请一台戏来谢谢你们。”
同样的,人民群众也会赶着猪、牵着羊,抬着衬衣、鞋袜、毛巾、肥皂和铅笔、识字课本等各种各样的礼物,到部队联欢慰问。当敌情紧张时,各县组织担架队、运输队,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民众争相参军参战,入伍人数达5万余人,还有3万人参加基干自卫军,15万人参加普通自卫军,几乎每名妇女都加入了后方保障队伍。
为促进双拥运动深入开展,1943年10月,在枣园的窑洞里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起草了 《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指出:“各根据地党委及军政领导机关,应准备明年阴历正月普遍地、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与拥军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后应于每年正月普遍举行一次”。从此之后,双拥运动不断推广并逐步形成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的双拥工作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延安爱国拥军协会创始人高树丽就是其中之一。40多年,40多本拥军日记,记录着高树丽拥军优抚工作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在社区、村组,还是在老红军、老八路的家里,总能看到她奔波的身影。在山顶几乎“与世隔绝”的雷达站,“高妈妈”经常上山和战士们拉家常,为他们带去温暖。“在我的余生中,尽一份微薄之力,献一份爱心,带领更多的人和我一起。”高树丽说。
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双拥运动发祥地,延安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党管武装述职、市委常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军地联席会和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等制度,把双拥工作划入退役军人事务局,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军齐抓共管、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背洼洼那红,我的哥哥当了红军……”入夜,漫步于延河畔,陕北信天游独具韵味的曲调与宝塔山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响亮歌声展现出的延安军民的双拥精神印记,依然如阳光般,照耀在壮丽的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