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期●老区巡礼●

鲍集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者:李阳

  
  
  
  今年初冬,我们到江苏淮安市盱眙县鲍集镇调查,这里发生的巨变和取得的经验,深深令人感动,强烈催人奋进。
  探索富民强镇新路
  地处盱眙县西北部、洪泽湖畔的鲍集镇,是当年新四军四师师长、政委彭雪枫战斗过的革命老区。鲍集原来交通闭塞,地瘠民贫,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年年倒挂,机关干部、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治安状况较差,人心不稳。
  1997年7月,一个在贫穷山区长大的农民儿子,经过解放军大熔炉锤炼的共产党员——赵长桂同志,受命担任鲍集镇党委书记。他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面临全镇上年财政只有70万元的低水平收入和农民生活贫困的状况,寝食难安,苦苦思索鲍集的出路何在。他首先抓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扩大花生、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力促进洪泽湖水产资源的开发。全镇引进45个养殖大户,在上万亩水面上养蟹,使集体和农民一年增加了300多万元收入。1999年全镇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财政上依然困难。赵书记考察研究了“昆山之路”和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实现工业强镇的经验,认为昆山条件好,可以大量引进外资,我们条件差,可以引进民资。在全镇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他提出“大干三年,引资一亿,脱贫致富,工业强镇”的奋斗目标,并作出承诺,不达目标,就自己摘掉“乌纱帽"。
  “三下扬州”诚招商
  万事开头难。2000年11月,赵长桂和镇长黄斌“三下扬州”,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为全镇引来了第一个工业项目盱眙县裕丰木业有限公司。据他们回忆,一下扬州,是找经营装饰板生意的袁生朝老板,向他说明引资办厂来意,袁老板表示一个星期后答复。但七天后打电话询问,袁老板说:“听人说,鲍集是‘穷地方’,我去办厂要亏本,最后连机器也拖不回来。”赵书记、黄镇长立即二下扬州,在新世纪大酒店找到袁老板,袁老板一口拒绝:“要我去投资不可能!”说完就走进了房间。赵书记、黄镇长铁下心来,在走廊里等了他四个小时,饿了就嚼着自带的方便面,喝点凉开水。后被人发现了,袁老板不得不来招呼。赵书记、黄镇长诚恳邀请他说:“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袁老板到鲍集看看,再作决定。”
  袁老板勉强答应。过了几天,袁老板来鲍集,看了占地一万亩的意杨树资源和厂区道路、通讯、水电等硬环境,又到鲍集水产开发区,听了外地来的养蟹大户讲了在鲍集投资的良好条件。赵书记黄镇长则向他讲清了引资办厂的优惠政策。袁老板当即表示愿意来鲍集投资。不料,好事多磨。袁老板回去后打来电话,说他爱人和父亲不同意。赵书记又三下扬州,请袁老板全家来鲍集作客。袁老板家在赵书记的热情接待和安排实地参观后,感到十分满意和放心,当即双方签订了投资1100万元的办厂协议,并于2001年5月正式投产。2002年袁老板又投资300万元,上二期工程,实现年产5万立方米板材的规模。常州周仁方老板投资500万元兴建渔网织造厂时,要求赵书记保证一个月内建好厂房,否则项目告吹。赵书记立即拍板。25天后,一座漂亮的彩钢结构建筑的新厂房建成了。周老板激动地说:“我从心底佩服你们诚信为本的鲍集人!
  目前,鲍集镇已先后建成了下草湾、肖咀两个工业园区,进行了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县经济开发区内购地500亩作为鲍集工业园区,任客商挑选工业项目投资地点。结果,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定在县经济开发区,7个定在镇内工业园区,加速了客商资本、人才、技术向鲍集的集聚,使招商引资由过去分散式向组团式发展。
  全程跟踪服务
  招商难,留商更难,服务不到位,客商就会跑掉。在民营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的同时,赵长桂又及时提出:“服务无止境,一切以客商满意为准。”镇里又规定:每引进一个企业,都配备一名镇干部当企业“帮办”,从客商到鲍集的第一天起,直到项目竣工投产,进行“一条龙"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客商办理投资过程中的一切服务事项。鲍集人的亲商口号是:“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开路;你困难,我帮助;你受益,我保护。裕丰木业有限公司袁老板是板材商场高手,但企业管理不在行,赵书记、黄镇长在这家企业也蹲了40天,帮助把企业管理引上轨道,直到袁老板聘来懂行的厂长才离开。去年10月,到鲍集投资500万元兴建可信尼龙造粒厂的浙江老板赵国宁,连续在工地忙了三个月未回家,赵书记及时为他安排好食宿,并赠送他一件棉大衣御寒。今年暑假,赵书记又帮他上高一的儿子办好转学手续,带到盱眙中学读书。浙江海字塑化制品厂蔡军光老板到鲍集投资1000万元办厂,有一天突然生病,赵书记安排专人为他看病和护理,自己每天来看望两三次。蔡老板感动地说:“赵书记就是我在鲍集的亲人!"许多客商春节不回老家,赵书记就请他们到自己家里过年。他们说:“赵书记的友情胜亲情,鲍集人真是服务到家了!”
  实现互利双赢
  从2000年11月开始,鲍集镇党委、政府组织了六路人马,奔走苏南、苏中、上海、浙江等地,拉开了招商引资的序幕。经过近两年的拼搏,引进私营企业老板投资的工业项目2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7个,共引资1.54亿元。200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56亿元,财政收入8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今年预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5亿元,财政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这一跨越式的发展,使鲍集一跃进入了淮安市富民强镇的先进行列。全镇有7000多农民转入城镇务工经商,由农民变成了市民,街道出现了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机关干部、教师及时领到了工资,社会政通人知,鲍集镇成了淮安市招商引资的先进典型。目前,镇党委、政府为了巩固扩大已有成果,决心在招商引资中更加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该优惠的一定优惠,如客商提出过份要求,也不越权答应,直到说服对方理解和满意为止。客商每办成一个企业,鲍集人做到:“厂方办厂发财,政府收税增加财政收人,农民做工增加工资收人。”我们考察裕丰木业有限公司时,陈业宏厂长高兴地告诉我们:“公司今年可实现利税200万元,400多个工人的工资总收入200多万元,农民卖给厂里意杨树又收入200多万。大家都恭喜发财了!”全镇财政增收农民增收中,有70%以上来自工业和配套服务的关联产业。鲍集人说:“要工业强镇,招商引资是新路;要农民大富,务工经商是出路!”
  最近,该镇又有5个工业项目已签订引资办厂协议,将又引资一亿元,其中印尼客商谢长生老板投资800万美元,生产出口的机电产品。这是鲍集引进的第一个外资企业,不仅拓宽了发展空间,也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2003年全镇计划再引资10个工业项目,全镇工业销售收入可突破5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镇迈进。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