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期●特稿●

苏南东路敌后的妇女运动

作者:满淑谨

  
  
  苏南东路地区地处上海外围。抗日战争中,东路地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她们舍家为国,从传统的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与千千万万个爱国男儿一起并肩战斗,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时东路地区广大妇女所起的作用,在《江南》第三卷第十期刊登的《妇女工作在苏州》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无论是政权工作,无论是群众团体(工作),假如没有妇女参加进去,工作随便怎样努力,所能收到的效果总只有一半……妇女工作不开展,其它工作的开展也不会健全的,直接间接的都有她们起作用的地方。”“没有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妇女参加抗战,胜利是不可能的,建立苏州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不可能的。”在民族危亡关头,不少妇女投身到战斗第一线,涌现出许多巾帼英雄。太仓县三五区区委委员端木瑞,她在落入敌手后,任凭敌人怎样用酷刑,宁死不屈。丧心病狂的敌人最后用硝镪水毁灭了这位坚强少女。年仅22岁的坚强战士陆彩珍,被敌人用铁丝穿透手心,吊在屋梁上施以酷刑。她视死如归,大骂日本帝国主义,高呼“共产党万岁!"最后英勇牺牲。23岁的朱凡,身上的肉被敌人一片片往下削,她不掉泪,不低头,最后被敌人活活拖死在芦苇荡。她们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
  妇女是根据地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1941年初,东路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中,明确提出妇女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据资料显示,当时各级机关都有女同志参加,她们大多从事组织、机密、宣传、教育、卫生、财经、后勤和群团工作。还有不少人从事政权和军事工作。如:东路特委委员中有组织部部长赵秀英,路东特委委员中有宣传部部长谢飞等。澄锡虞政权机构有四个办事处,其中就有两个办事处的主任为女性。基层女干部就更多了。
  她们满腔热情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号召群众起来抗日救国。通过成立各种妇女喜爱的组织来吸引广大妇女参加,如"“姊妹会”、“识字班”、“读书会”、“求知社”等,让妇女逐步懂得革命道理,从而投入到抗日救国的火热斗争生活中来。随着东路根据地的不断扩展,妇女组织不断扩大,妇协组织已遍布整个地区的乡镇、农村。在1940年5月举办的三期民众运动干部培训班中,有半数为女性。由于男的大多参军到前线或外出谋生,后方工作便沉重地落在了妇女肩上。空前高涨的妇女运动为前线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积极支援前线,是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妇抗会、妇协会等妇女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劝夫送子参军。她们要求广大妇女做到:一不拖家人的后腿,二要承担起家务,三要积极参加做公活。她们号召广大妇女织公布、做军鞋,还成立了洗衣队、缝纫队等,为前线将士义务缝洗衣物。在妇女干部的带动下出现了争相参军、热烈拥军的生动场面。苏州姑娘李关玉、李关宝姐妹牵手齐参军的光荣事迹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传递情报,输送军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交通战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包括通信联络、收送情报、护送党政干部、运送弹药物资等任务。战斗在这条战线的同志,需要机智聪明、心细灵活。由于女同志较之男同志更具有优越性,故当时战斗在交通战线上的大多为女性。她们用鲜血、汗水和智慧,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战歌。京剧《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就是她们光辉形象的缩影。田泾镇就有一位阿庆嫂式的妇女陆佩珍,其丈夫开茶馆。她以茶馆为基地,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党传递情报。当时的妇女干部黄琼和张梅(白水)就是以饮茶为掩护穿梭于茶馆和游击区之间。沈菊英利用开渔行的有利条件,为我党做秘密联络工作。女交通员奚凤珍经常为特委人员递送情报,曾几次将“清乡”的消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地下党;一次赴上海与地下党联系时,她不幸被捕。
  致力文卫,管理财经。在抗战年代,许多妇女战斗在报刊发行部门、学校、培训班、宣传队、后方医院、经济等战线。沙洲县县委宣传部部长于玲为解决江抗《东进报》的印刷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说服国民党县党部将油印设备及工人归“江抗”使用。苏南东路教育委员会主任杨玖,为发展东路地区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在她的主持下,东路地区举办了多期教师训练班、进修班和研究班,培训了大批青年男女教师,并在教师中努力发展党员、培训干部人才。医务人员庞露,就是“江抗”后方医院两个创始人之一。在医院初创时期,由于经费不足,她毅然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为伤病员买药品。“江抗”30余名医护人员大多数为女性。她们在医药用品十分匮乏的条件下,精心救治伤病员。江南行政委员会所属的江南财经处,十几位工作人员中,除一名科长和一名出纳外,其余全部为女性。她们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完成了筹集财政经费、保障部队供给的重任。
  东路地区的妇女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它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妇女为祖国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