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期●故事会●

人民之子彭雪枫师长的故事

作者:胡昌方 高仁甫

   
  在江苏泗洪县半城镇境内,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雪枫墓园”,这里安葬着人们十分崇敬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指挥战斗时,不幸英勇献身。次年2月5日,淮北军民2万人于半城镇大王庄(四师师部所在地)隆重召开彭雪枫同志追悼大会并安葬其灵枢这天,当地群众家家都在门前的方桌上恭恭敬敬地摆放一碗碗清水和一面面镜子,以颂扬彭师长“清如水,明如镜"的崇高美德。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在联合送献的挽联中,称彭师长“英名永存,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
  一条被子
  彭雪枫同志战斗生涯20年,他牺牲后,遗物中除了一些书籍外,只有一条被子、一条床单和随身的衣物。而那条缝补了又缝补的被子,凡见到它的人,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1937年,雪枫同志奉命在山西太原组建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后,他以国民革命军十八集团军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公开进行活动。虽说他是少将主任,但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简朴。一天,当地一位爱国人士到他那里作客,看到这种情形之后对他说:“你在这里为抗日筹集资金、物品,难道就不能买点日常必需的用品?你的被子都破了,应该换一条了。”雪枫笑着回答说:“现在国难当头,筹措的每一元钱,都是民众勒紧裤带省出来的,应当用到抗日战争中去,我怎么能拿它买东西呢?”客人听后十分敬佩,回去后便让人送来一条被子。雪枫本不打算要,想退回去又怕伤了这位爱国人士的感情,便留了下来。此后这条被子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用品之一。由太原至临汾,由临汾到竹沟,由竹沟到淮北,他都随身携带,也不知拆洗了多少次,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颜色也差不多褪尽了。供给处的同志曾多次劝他换条新的,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拒收甜梨
  1941年6月1日,部队在驻地砀山附近集会,纪念“五卅”运动16周年。会议正在进行中,日寇突然来袭。正在给部队讲话的彭雪枫同志,闻讯后镇定自若,并机智、果断地指挥反击。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经过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的偷袭。
  消息传开后,群众欢欣不已。为了感谢新四军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义举,村民们纷纷摘装一筐筐砀山甜梨, 成群结队地送到部队驻地。乡亲们将梨放在战士的桌上,倒在战士们的床上,一个劲地逼着战士们吃。
  彭雪枫听到乡亲们抬梨来慰问部队,急忙赶去接待乡亲。他代表部队全体官兵对乡亲们的盛情表示感谢,但婉言拒收甜梨。当他知道有些战士收下并吃了梨时,立即集合部队,非常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而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能因为打了胜仗,就让人民来感谢我们,收取人民送来的礼物和慰劳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是空话,这是纪律。群众热爱自己的部队,我们应当感谢,可他们现在还很困难,收获一点梨很不容易,他们还指望用这些梨换钱买盐、买油解决生活问题,我们不能增加他们的负担,这梨不能吃!”
  彭师长的讲话,语调严厉,感情真挚,战士们受到很大的教育。部队解散后,战士们纷纷将梨轻轻地装进筐内,送还群众家;吃过梨的战士,主动拿出自己的津贴费交给群众,并表示歉意。
  在场的群众,听了雪枫同志的讲话,看到战士们还梨付钱的情景,都感动得流下泪来,从内心深处发出“共产党好!新四军好!”的感慨。
  大地之子
  新四军四师驻扎在半城期间,有一天,通信连的战士晚上出去遛马,有个战士不小心,让马踩坏了路边麦田里的几行麦苗。当时天黑,谁也没有看见,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清早,彭师长出村散步,看见路边倒了几行麦苗,上面留下一串串马蹄印,显然,这是部队的马踩的。为此,他立即喊来通信连的干部、战士询问,果然是遛马所致。彭师长一面向大家讲述群众辛苦种庄稼、收获来之不易的道理,一面批评连长为什么连几匹马也管不住?随后,他和官兵们弯下腰来,一棵一棵小心翼翼地把麦苗扶起来,又培上土,这才算了事。后来,在大会上,彭师长又把这件事向部队强调了一备。就在雪枫同志殉难的前一天,部队正准备集合作战前动员。当时正是秋收,百姓的场上都堆满了庄稼,没办法,值星官便把部队带到一块刚耕过的田里。待雪枫同志到来时,一看是刚耕过的地,马上脸色沉了下来,严肃地对值星官说:“你把这块地踩板了,老乡怎么种主稼?群众一张犁,一张耙,牛拖人拉,耕块地是容易的吗?咱们行军打仗消灭敌人是为了谁?”说完,他一挥手把部队带到了小树林里,这才开始作战前动员。
  谁知,就在第二天,雪枫同志不幸在这块大地上殉难了。百姓们闻之,个个泪如雨下,无不深切怀念这位爱民如父母的“大地之子”——彭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