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期●故事会●
皇军变成亡军
作者:徐道明
1943年春,日伪军调集2000余兵力在浙东三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筑碉堡,建据点,修篱笆,使我方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根据上级指示,我方开展了反“清乡”斗争。首战的任务就落到老红军张世万大队长领导的“五支二大”身上。
3月下旬的一天傍晚,细雨绵绵,道路泥泞不堪,张大队长带领六中队的指战员们经过数小时的急行军,大家浑身被汗水、雨水湿透,方到达新的宿营地——万?。万岙的东面是日伪军常去骚扰的鸣鹤场。在万岙正东200米左右有座100多米高的小山,山脚下的西南方向有座尼姑庵。这里的地形既可以隐蔽,又便于警戒和战斗,加之离敌伪据点近,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反而更安全。待战士们烤干衣服,擦好枪支,躺下休息时,已经是午夜1时多了。大队长从尼姑那里了解到,自日伪军“清乡”、“扫荡”以来,敌人胆子越来越大了,常常三五个人到村里奸淫掳掠、胡作非为,当地群众早已恨之入骨,急切盼望着我军来收拾他们。
3月30日拂晓前,张大队长带领排以上干部上了东侧小山,经过一番实地观察,作出了非常细致周密的战斗部署。回到庵里集合部队,他以自己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并结合万岙的具体地形,讲解了几种作战方案,战士们听得入了迷。他又风趣地说:“管教皇军变亡军!”他怕战士们听不懂他的闽东话,又说:“要让他们活军变成死军。”正在这时,派往鸣鹤场方向的侦察员气喘吁吁跑回来,向大队长报告说:“三四十个日本鬼子,有一部分坐船,有一部分步行,自鸣鹤场沿大河西行,离这里大约只有3里路了!”
张大队长听完汇报后,兴奋地说:“这是‘送礼’上门,不能不收!”他命令部队立即跑步上山,抢占了小山的制高点和山腰松林中的有利地形。这里的地形对我军极为有利,能攻易守,离大河仅80多米。河南岸紧靠着长满矮松树的小山,河北岸大路完全在我军有效火力控制范围之内,只要敌人进入伏击区,就是插翅也难飞。
部队刚挖了些简易工事,敌人的船只就已接近小山脚下的河面上,船上的20多个日军,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甚至躺着,一挺歪把子机枪架在船头上,船尾挂着一面太阳旗,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船头站着的日本军官,正拿着望远镜对着小山观察,他旁边的三四个日军也在用手不时指指点点。河北岸的大路上10多个日军和船只并排走着。接近小山东侧时,船速放慢了,直至最后停了下来。此时张大队长的心被揪了起来,难道是敌人发现了我们?不一会,只见日军官放下望远镜,船只又缓缓前进了。这时张大队长才舒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地想,看你神气到什么时候。当船到山脚下的河面时,张世万大队长举起枪瞄准了日军官,只听“砰”的一声,船头上的日军官应声倒向河中,瞬间复仇的子弹像暴风骤雨般射向敌船,水面泛起密密麻麻的水柱。船上敌人慌忙还击,机枪不断向小山射来,掷弹筒在山顶、山腰爆炸,对岸的敌军也仗着武器精良拼命抵抗。船上的一个军曹代替已亡的日军官,吼叫着指挥敌船边打边向小山靠。他们本以为是遭遇了民兵,只消猛打一阵子对方就会跑掉,没想到六中队战士越打越勇,机枪手史铁山端起机枪站起身来,向敌船猛扫。在我军稠密的火力打击下,疯狂的军曹毙命了,敌机枪也哑了,敌人纷纷倒下,船要靠上南岸已不可能了,只得向河中划去,准备向北岸逃命。张大队长当机立断,命令张文荣中队长带三排迅速过河,迂回到北岸敌人背后,切断敌人的退路,力争全歼。张大队长带两个排冲下山去。指导员凌汉琪高喊“同志们冲啊!”带头冲下去。史铁山那挺机枪先掩护部队冲下山去,又和中队另两挺机枪猛扫北岸,压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战士们的手榴弹已经在船上爆炸,敌人死伤惨重,少数几个负隅顽抗的敌人也被机枪击毙,船上的皇军全部变成了亡军。
北岸之敌因没接到船上日军官的命令,不敢逃走,还妄想前去营救船上的同伙。就在此时,他们的背后响起了枪声,我军三排战士突然在他们身后出现。这伙敌人这才慌了手脚,急忙逃窜,但为时已晚,这一伙皇军也成了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