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期●特稿●
历史人性责任
作者:姚征人
我是成长在沙家浜部队里的一名文艺战士,曾随着部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各次战役。最近我和战友们看了浙江大型文学刊物《江南》上登载的、与京剧《沙家浜》同名的中篇小说《沙家浜》后,我们都大吃一惊,认为它违背历史,胡编乱造,并愤怒地批判了这篇奇文。而该文作者和编者却不以为然,认为大家的批判“跳出了文学创作的范畴,显得很可笑”,他们郑重声明:这并不是“戏说”,也不是改编,而是创作,并且解释说:现在的作品“是从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出发”,“是从人性论的角度,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创作的”,“是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应该怎样存在的问题”,云云。
“当时历史条件”是什么?小说《沙家浜》的作者、编者知道吗?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国家,用“三光”政策对我国人民“烧光、杀光、抢光”,我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人民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是大家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把侵略我们的日本鬼子打出中国去。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产生了像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任天石等等的抗日军民,才有了军民鱼水情的真实情景。像京剧《沙家浜》中那样的感人事迹在当时的环境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段历史有力地回答了小说作者所说的“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应该怎样存在的问题”。
而小说《沙家浜》里的同名人物又是一副什么嘴脸?在日本鬼子残酷屠杀中国人民的日子里,他们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搞男女关系,整篇小说细致描写他们偷鸡摸狗的丑行、妒忌吃醋的肮脏思想;令人作呕地描写了阿庆如何倾听他老婆与胡司令大白天上床时的淫声浪语,等等。作者对这些不堪入目的情节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难道这就是他几次三番声明的“从人性化的角度”来描写“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应该怎样存在的问题”的解答吗?!
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在小说《沙家浜》的作者、编者看来,郭建光等坚持抗日救国,阿庆嫂、沙奶奶等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救出36个伤病员都不符合人性,而他们按照“一个女的三个男的"的套路,描绘普性才是人性?!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大家都尊称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赋予作家一个神圣的使命,要求他们创作真善美的作品来激发人们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引导人们爱国爱民,引导人们前进,推动社会发展。而小说《沙家浜》作者却违反历史真实,创造出品质低下,道德败坏,性格扭曲,情感灰涩的一群丑类来,他们的灵魂极其丑恶,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只能起挫折读者的意志,诱人堕落,促人退化。请问,这位炮制丑恶灵魂的工程师,你的责任感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