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期●缅怀篇●

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军事学院

作者:王贯三

今年10月7日是刘伯承元帅逝世25周年纪念日。刘帅临终前曾嘱咐家人,死后要葬在曾经工作过的原南京军事学院旧址。刘帅去世后,遵照其遗嘱,骨灰葬在原南京军事学院旧址,并树立了一座白色花岗石纪念碑。南京军区原政委杜平将军题写:“刘伯承元帅骨灰葬于此”10个大字。每年清明节,军队官兵都要来此祭扫凭吊。刘帅为何钟情于南京这块土地,逝世前还魂牵梦绕?我这个在刘帅亲切教导下,在军事学院当过8年教员的老兵,愿把当年在军事学院工作时听到看到的一些往事写出来,借以表达对刘帅的深切怀念。
  团结会师
  1950年的深秋时节,我们一批华北军大干部总队二大队的青年干部学员和一大批军大的干部教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陶汉章、郭奇两位将军的直接领导下,从河北省石家庄驻地,乘军用专列直抵南京,入驻原蒋家王朝的外交部大楼。住了一个多月,以后究竟干什么?大家十分焦急。有一天发来了刘帅邀请大家参加宴会的请柬,干部教员都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那天我们怀着殷切期待的心情,提前到达市北交际处会场坐待。当刘帅魁伟的身躯在宴会上出现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刘帅亲切地招呼大家坐下来,接着以“团结会师”为题,用洪亮的声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热烈祝贺华北、华东两个军大的干部教员在南京团结会师。他希望大家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为适应我军发展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共同努力筹建我军最高军事学府,为培养我军联合军兵种合成军队协同作战的高级指挥员而努力奋斗。事后,大家了解到刘帅是从我军未来发展的战略大局考虑,本着治军先治校的理念,毅然上书毛主席,恳请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及二野司令员职务,专职来南京创办军事学院的,由此更增加了大家对刘帅钦佩与崇敬。
  师高徒强
  刘帅早年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他深知要办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支思想好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他曾风趣地把办学校比作开饭馆,说:“要开好饭馆必须有一些厨艺高的大师傅,要办好学校必须要一批水平高的教师,师高才能弟子强。”刘帅十分关心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他曾亲自到文化外语教授会了解教员情况并亲自以“军事科学的深造与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为题为文化外语教员作报告。他首先讲述军事科学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关系。他把文化科学知识比作开启军事科学殿堂的金钥匙。他说:“我们的学员都是身经百战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大都缺乏文化科学知识,接受军事科学困难较大。到学院来,首先要补上文化科学知识这一课。我们老师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勇敢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全心全意,竭尽全力为搞好学员的文化教育作出重大贡献。”刘帅讲话语重心长,充满期待,大家深受感动。刘帅对教员的生活业务学习十分关心。当时的教员,除少数聘请地方院校的薪金制教师外,多数为参加革命不久,享受供给制的青年知识分子。学院规定所有供给制教员一律吃中灶,享受营团干部生活待遇,还按月发放一些教学津贴。为增加教员军事知识,学院组织教员参观各技术兵种的武器装备及军事演习。刘帅还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勉励大家要勤奋学习,钻研教学业务。一时间,教员办公室夜晚灯火通明,认真备课、钻研学术、研究教学业务蔚然成风。
  学员开课后,学习文化热情也十分高涨,如饥似渴。他们都深深感到来学院学习机会难得,都深知没有文化科学知识就无法学习军事科学,就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发展和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就要被淘汰。所以,他们一进学院就把学文化作为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全身心投入战斗。刘帅说:在课堂上教员是最高司令官,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听从教员的指挥。这些学员在战场上曾经是指挥千军万马英勇破敌、战功显赫的高级将领。今天他们在课堂上都十分虚心,人人都像小学生一样,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教员,上下课全体起立向教员致敬。送作业时双手奉上,教员提问起立回答。我曾在晚上到学员住处辅导,发现有许多老将军夜间仍坚持复习功课,有的生病也不肯休息,临走时总要亲自送你到门口,这一切都使我深受感动,更激发了我搞好教学工作的热情。
  日日夜夜
  刘帅对教学过程十分关注,他经常到教室听教员讲课并填写听课评语。刘帅还亲自给高级系学生讲授战役法(即集团军进攻战役),他讲课深入浅出、材料丰富、通俗易懂,深受欢迎。有一次训练部召开教学组长会交流教学情况,刘帅参加听会。在会议快要结束时,有位教员当场向刘帅提问:“刘院长你的战役法课为什么讲得那样好?备课有什么经验?请讲给我们听听。”刘帅听后,沉思了片刻,面带微笑地说:“我的经验就四个字,‘日日夜夜’。”大家听了,陷入沉思。啊!前几天学院放了苏联军事影片《日日夜夜》,讲述苏德战争中,苏军艰苦奋战几个昼夜,最后获胜的故事。刘帅是借用电影片名《日日夜夜》来说明备课如备战,必须认真刻苦、不怕疲劳、一丝不苟、连续作战。事后听刘帅身边的人员讲,刘帅为讲战役法备课,日夜奋战、搜集大量有关材料,带病坚持撰写讲稿。大家对刘帅这种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肃然起敬。
  刘帅曾说过“教材是教学训练工作之本”。他十分重视教材的翻译编写工作。他曾亲自从俄文翻译一些军事训练教材,对已翻译编写的如合同战术等一系列军事教材,虽然他视力不好血压又高,仍长年坚持校阅审订,曾纠正了不少诸如将“混成旅”译成“杂种旅”的错误。对编写文化教材,他要求从学员实际出发。学员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所以要分甲乙丙三个等级。除数理化之外,刘帅还十分重视学员语文学习。他说:“制定作战计划,下达指示命令,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是不行的。”刘帅把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概括为六个字:精读、广看、常写。刘帅这一简明扼要的语文学习经验,很快被广大学员接受并广为流传。
  常看“路条”
  刘帅在讲话中曾谈到,在我军发展的历史阶段中,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官兵们的思想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形势向前发展和阶段转换时,要及时提出新任务、新口号,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作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建院初期,针对当时学员思想状况,他提出胜利之师、有功之臣要谦虚谨慎,不要居功自傲;以后又提倡正规化,反对游击化;提倡现代化反对因循守旧。他曾请陈毅司令员来院结合我军发展历史阐述现代化、正规化是我军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发现有些学员不重视后勤保障,不愿干后勤工作时,他又请由朝回国的彭总和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的陈沂同志来院作报告,用大量实例讲述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掌握制空权,我军后勤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我军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由于粮食弹药供应不上,有许多仗无法取胜甚至失利,伤亡惨重。不少学员听了深受震动。
  刘帅不仅重视思想教育,也很注意严肃军纪。记得有一位高级干部,被任命为教授会主任,经再三教育仍不到任。刘帅下令予以停职反省。后来这位干部认识了错误,主动到职,并且工作很出色。刘帅曾幽默地讲:“说服说服,我说你服,说而不服,阿弥陀佛。”这里“阿弥陀佛”就是要执行纪律,此话至今仍记忆犹新。刘帅认为军队工作不能过分强调说服,还要讲服从命令听指挥。
  在一次全院干部大会上,刘帅语重心长地告诫全院党员,说:“共产党员走路要经常看看路条,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走错路。”刘帅说的“路条”就是共产党章程,他要求每个党员要经常看看党章对照检查自己,有错及时纠正。“路条”这个通俗的比喻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