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期●特稿●

抗日战争亲历者的义愤

作者:张万程

  
  
  
  作为当年一名新四军老战士和曾在人民解放军中担任过团政治委员的我,读了薛荣的这篇袭用京剧《沙家浜》剧名与阿庆嫂、郭建光等人名字写成的小说,不能不惊诧,不能不愤怒。小说作者怎能将英雄形象如此丑化,怎能将日伪、汉奸、土匪如此美化?真叫人难以理解!更令人气愤的是,推出小说《沙家浜》的《江南》主编,在答记者问时说,京剧《沙家浜》“是一个‘高大全’的精神产品,是不符合历史环境的产品。而我们这个小说……是否定这种‘高大全’的形式的文艺创作……”真是荒唐之极!
  根据崔左夫同志采写的纪实报告《血染着的姓名》,由文牧同志编成沪剧《芦荡火种》到汪曾祺同志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在“文革”前上演以来,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妇孺皆知,深受喜爱,就连外国友人也夸“新四军了不起”。为什么《芦》剧和《沙》剧受到人们赞赏和喜爱呢?因这两剧源于生活,没有半点“高大全”和“假大空”,而是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这段辉煌历史的一页,成功地塑造了郭建光、阿庆嫂等英雄形象,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优秀戏剧,才能赢得亿万观众的喜爱。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铁蹄蹂躏江南,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京(宁)沪路两侧有不少村镇成了一片焦土,大批善良群众死于鬼子的屠刀之下。打着各种旗号的汉奸走狗、国民党散兵游勇和地主恶霸各霸一方,鱼肉百姓,胡传魁之流的土顽武装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四军坚决抗日,紧紧依靠人民,在敌、伪、顽三方夹击中发展起来,在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壮大起来,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困难条件下,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根据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芦》剧和《沙》剧编、演得很成功,完全符合这段历史。毛泽东同志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人民战争光辉思想的照耀下,我们部队36个伤病员,紧紧依靠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人民群众,不但生存下来,并且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中一支劲旅: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在江南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沙家浜的乡亲们把我们的伤病员看作是革命的火种,抗日的希望。在敌人不断“清乡”“扫荡"的极端危险情况下,他们千方百计掩护和照料伤病员。
  《沙》剧中的沙奶奶、阿庆嫂,正是这个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光辉形象的代表。日寇恃其武器精良和交通发达的条件,搞什么“分进合击”、“梳篦战术”、“篱笆战术”。
  “沙家浜”部队则依靠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民群众,迅速发展了县、区、乡、村各级地方武装,开展了“村自为战、人自为战”,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乡亲们为新四军当向导,送情报,搭浮桥等,使“沙家浜”部队自由回旋在敌人后方,打伏击,搞奔袭,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河湖港汊成了“沙家浜”部队杀敌的好战场。新四军抗日事迹至今还在沙家浜地区老一辈人们中传为美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干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
  不论是《芦》剧还是《沙》剧,都正确反映了抗日战争军民奋战的历史真实,谁也否定不了!它们更是中国戏剧工作者精心编写出来的优秀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文革”期间,江青妄想搀进黑货也极难下手。而丑化我军为日寇张目的小说《沙家浜》,在日本右翼头目朝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时出现,使人十分难以理解。《江南》杂志主编和作者应该好好地反思:你们站在什么立场、出于何种动机,胡编乱造这种歪曲历史、美化敌人、丑化英雄形象的作品?这在政治上和精神上将产生怎样的后果?沙家浜因为新四军曾在这里坚持斗争并获得胜利,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之阳澄湖景色宜人,是全国各地人民来此凭吊、怀念、学习的景点。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你们发表这种颠倒黑白、歪曲历史的小说,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新四军烈士和幸存者以及曾亲历抗日战争的人民,在史实上和心理上、感情上造成了巨大伤害,并将误导和贻害青少年一代,你们应该感到内疚和自责。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