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期●读者*作者*编者●

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作者:福建省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

  
  
  我与《大江南北》结缘在1998年。当时唐洪小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我从众多的报刊中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正在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我翻到一本《大江南北》,双眼为之一亮——“征战纪事”、“缅怀篇”、“老区巡礼”等篇章,正是我急需的。我如获至宝地把《大江南北》带在身边,课间看,晚上看,越看兴趣越浓。从此,《大江南北》以它独具的魅力吸引了我。
  我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幸福年代,家里人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无忧无虑,吃喝玩乐,学习松懈,打架斗殴,甚至看黄色书刊。对这些青少年如不进行正确教育引导,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大江南北》杂志正好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好刊物。因此,我利用晨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等,有的放矢地宣传《大江南北》上的一个个故事,并把《大江南北》作为辅助教材,渗透到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感触很深,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班风班纪喜人。
  由于《大江南北》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每次拿到《大江南北》杂志,非通读一遍不肯放手。李大钊、叶挺等先烈的浩然正气;彭老总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拳拳赤子情怀;钱学森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中国的“保尔”朱彦夫,身残志坚,以非凡的毅力谱写新篇章……
  《大江南北》上描绘的一个个英雄的光辉形象,都铭刻在我心头,并成了我启迪学生明辨是非、抵制邪恶、追求真善美的典范。
  《大江南北》 改版后,字体放大,栏目增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它集历史性、革命性、政治性、文学性、教育性、时代性为一体,是教育青少年牢记历史,继承传统,提高素质的好刊物;也是中老年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好刊物。我为自己能成为《大江南北》的忠实读者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通州市唐洪小学潘哲中
  (本栏编辑孙素成)
  
  《闽东新四军芳名录》征稿
  福建省宁德市(俗称闽东)是新四军主要诞生地之一。在八年浴血抗战中有一支驰骋大江南北、威震敌胆,曾被陈毅将军誉为“可做本军模范”的英雄团队,即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老六团),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1938年2月,共约1300多名闽东红军将士。由叶飞、阮英平率领北上开赴抗日前线,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年是六团北上抗日65周年,为了缅怀“铁军”将士伟绩,以流芳百世,教育后代,福建省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正着手征集、编写《闽东新四军芳名录》。恳请各地熟悉了解“老六团”史迹的前辈或研究工作者帮助提供有关闽东籍新四军将士的姓名、籍贯、部队番号、职务及下落,或其他有关情况和线索。
  福建省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
  200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