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期●专 稿●

采访粟裕师长

作者:马达

  1943年元旦刚过,下了两天瑞雪,屋顶上、田埂上、谷垛草堆上,处处白皑皑一片,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耀眼。当时,我们《滨海报》正酝酿由油印改为铅印,隶属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人员也从海边的灶区搬到区党委机关驻地附近的庄子上。天气转晴,我想下基层采访。早晨,刚出门,迎面就看到区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朝报社走来,直着嗓门喊我:“马达,快过来,有任务找……”我连忙奔过去。他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做记者的,只往农村基层跑,领导机关也有新闻呀。来,我已约好,我们去采访粟师长。”采访粟师长?
  我毫无思想准备,那时报社只有我一个记者,而我刚过17岁,做记者还不到一年时间,我采访什么呢?
  我们走到附近一个大庄子,庄子中间有幢三开间的茅屋。门口,两个警卫员正在摆弄着一部可能是刚缴获来的旧摩托车。俞铭璜还未踏进屋门槛,就大声嚷道:“粟师长,记者来采访啦。”警卫员马上把我们带进屋,粟师长已站在门口,连声说,欢迎,欢迎。他握着我的手说:“年青的记者,你随便坐。”我马上立正,行了一个军礼,就坐在俞铭璜旁边。俞铭璜介绍说:“他是《滨海报》年青的记者马达同志。
  粟师长笑笑说:“年青的记者,你的名字起得好,马达,发动机啊。”一句话,使我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我定下神仔细地看着他,粟师长穿着一件旧的黄色皮茄克,可能也是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里面穿着军装,还打了绑腿。他个子不高,眼睛炯炯有神,说话不快不慢,一口湖南腔,声音带点磁性,嘴角边总挂着微笑,看上去,年龄大约30岁左右。啊,在我面前的,就是威震大江南北、英勇善战的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我两眼一直盯着粟师长,脑子里想着部队中流传的有关他指挥作战出奇制胜的故事“喂,记者同志,该你发问呀,我准备着哩。”粟师长对我笑笑,接着又补上一句,“你出题目,我接受考试。”我望着俞部长和粟师长,结结巴巴地说:“请师长给我们讲讲当前苏中敌我斗争的形势吧。”说着,我从军装口袋里掏出笔记本,低着头,就等着做记录了。
  “黄桥战役胜利以后,苏中军民遵照党中央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建立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决策,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在黄海之滨、长江之畔,开辟了苏中解放区。它拥有16个县,近百万人口,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中的一个。”这一提纲挈领的开场白,向我们展示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总画面。接着,他对西线、北线、南线日伪军的兵力部署和我军反“扫荡”反“清剿”的斗争态势,详尽地作了分析。在粟师长住房的客堂正面,挂着一幅大型军用地图,宽约二米多,高约一米多,上面密密麻麻地插着小红旗和用红色铅笔标明的各种符号。他向我们介绍战况时,不时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比划着。他对战况很熟悉,敌人的据点、封锁线,我军的活动地区,他都了若指掌。
  谈到发展地方武装,粟师长关注说:“一切为了抗战,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我们要把发展地方武装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他称赞各地农村如火如荼的参军热,提醒政府要做好抗日烈军属的优抚工作。当讲到活跃在敌后英勇斗争的武工队时,他具体、生动地向我们讲了白桐本武工队和万国林武工队夜袭敌人碉堡,用土枪抓日伪军俘虏的故事,热情地赞扬他们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后来我采写的通讯《万国林和他的武工队》,最早的采访线索就是从这次谈话中得到的)。特别使我惊奇不已的是,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里,从整个苏中军事斗争态势到武工队的作战故事,他以非凡的记忆力,讲得清楚、流畅,几乎没有一句重复的话语。他说话时,没有夸张的动作,没有渲染的词藻,思路敏捷,朴朴实实,平易近人。60年过去了,今天我回想起来,仿佛仍身在其境之中。
  “记者同志,你还有什么要问的?”我还在思索着他刚刚讲过的故事,半晌竟提不出一个问题来。这时,俞铭璜出来替我解围了,说:“不要紧,下次粟师长回到后方来,我们还要找上门的。”
  临别时,俞部长用请示的口气对粟师长说,昨天区党委开会,你没有来。考虑铅印的《滨海报》如印刷成功,可以正式出版《苏中报》,那时,要请您做《苏中报》第--任社长。粟师长听了爽朗地大笑:“我是当兵的,扛枪杆子还行,办报要靠你们这些秀才啊。不过,有事尽管找我,我们一起来摆龙门阵……”把我们送到门口时,粟师长紧握着我的手,热情而又略带严肃地说:“记者同志,苏中军民抗日斗争是艰苦的,英勇的,有许多可写的东西,要去发掘它,分析它,不过你们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题。”他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想,他不仅是对我提不出问题感到有点遗憾,而更重要的是,他教给我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一“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题”,要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养成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回到报社,我根据这次采访写了一篇新闻述评,发表在铅印的《滨海报》上。在此后50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我一直把粟师长的话当作自己工作、学习的座右铭。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初秋,我又--次采访了粟裕,不过,这时他已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作为战地记者,我正在邵伯前线,听说粟司令来前沿视察阵地,我立即赶去采访。当时国民党撕毁签订的和平协议,调集大量军队要侵犯我解放区。处于长江、运河交汇处,只有两百多户人家的邵伯镇,正处于自卫战争的最前线。国民党第二十五军黄百韬部集中了三个加强团的兵力,并有飞机空中掩护,登陆艇水上支援,企图以优势兵力挑起内战,战争一触即发。我看到风尘仆仆的粟裕司令,依然穿着那套灰军装,带着警卫员,来到阵地最前沿刚挖好的战壕,在大炮炮位掩体察看,并不时用望远镜向前方眺望。军分区杨宏才司令员,几位参谋和我,跟着他一同行进。在一个小山坡上,粟司令突然转过身,对大家说:“你们别以为邵伯是个不起眼的小镇,它是我们苏皖边区的大门,是华中解放区的最前哨,也是大运河和长江的汇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他停顿了下,握紧拳头,用极其坚决的口气对大家说:“你们要做好充分的战前动员,要使每一个指战员都下定最大的决心,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决粉碎敌人的进攻,与阵地共存亡!”他宏亮的声音,坚定的神态,给人们以巨大的力量。
  “与阵地共存亡!”粟司令的话一直在阵地上回响。经过三天四夜的浴血苦战,我们胜利了。我写了一篇通讯《邵伯保卫战》发表在华中《新华日报》上。邵伯保卫战,是震惊中外的七战七捷的第六仗、第六捷。它的胜利,是和粟裕司令的名字,和他卓越的指挥与作风,紧紧连结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