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期●老区采风●

担山村里的领路人——姚宝忠

作者:军方杰

说起上虞市东关街道担山村的领路人姚宝忠,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奇人。自从他199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担山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一穷二白的村,如今变成了全省闻名的科普示范村、新农村示范村。
  开河修路由穷变富
  担山村坐落在东关街道的西边,与绍兴的富城、陶堰交界。全村420户1280人,分布在大担山、小担山、王家堰、里湖斗等5个自然村,有耕地1120亩,水面120亩。过去曾有“平湖西瓜、担山鱼虾”的美称。还有担山、银山、峰山等5座小山,储藏着大量的矿石。
  银山矿队是1993年以前姚宝忠亲手组织创办的。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通村里到外界的一条河道,解决矿石的运输问题。拓宽这条河道,可以把20吨级的运输船直接开到场地,还可解决300多亩农田的排灌困难。但要拓宽这条河道,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姚宝忠找上级部门帮忙,找亲朋好友赞助,终于筹集了8万多元资金,于1994年2月正式开工。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河道开通了,矿队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了,原来每年上缴的1.5万元承包款,当年就提高到6.8万元。到2003年,矿山竟然拍出了825万元的高价。除了上缴部分税收外,村里每年可以获得500多万元的资金。
  尝到甜头的姚宝忠又做起了“山水文章”,把茶场、鱼塘公开发包,使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有所增加。
  后来,他又把抛荒多年的300多亩低洼田,以每亩120元承包给农户搞种植、搞养殖,提高了农户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
  在开通河道后,姚宝忠又把着眼点集中在改变村里的陆路交通上。村里先后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了2000多万元,新建桥梁14座,对原来高低不平、弯曲狭小的村道进行了一次大手术,拓宽与硬化公共道路80400平方米;2009年又投资200多万元,把8米宽的村道翻新为柏油马路,做到村村相连,路路相通。与此同时,这个村对原来破损失修的河岸也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新砌高标准河墈4000多米,疏浚河道3500米,挖走河底污泥7万多立米。村边、路边、河沟两岸的绿化达30多亩,有力地促进了这个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003亿元,村级可用资金已经超过150万元,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12800元。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住房,已普遍进行第二次拆旧建新,建成了三室一厅加双卫的新房格局。独家一户的花园式别墅也正在拔地而起。
  体察民情乐于助人
  姚宝忠认为要使村民齐心奔小康,思想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他上任以后,每年都要专门召开几次老年会、妇女会,共同探讨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此外,姚宝忠每年都要到长山小学、东关竺可桢中学,教育学生要热爱家乡、勤学苦读。他还串门登户,夜访民情。1996年的一个晚上,姚宝忠带着村里干部夜访一个游手好闲的小伙子。这个20多岁的青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老姚从拉家常入手,问他生活有什么困难,有没有对象。此话说中了小伙子的心思,他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书记,这几天有人来给我介绍对象。但缺少2000元钱,东借西凑也没有着落,看来注定要做光棍了!”老姚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2000元钱,塞到他手里。小伙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久,村里办公益事业,涉及到小伙子的自留地,他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他不再游手好闲,而是四处找工作做。如今他在上海打工,儿子也10多岁了。10多年来,老姚几乎走遍村里所有村民的家庭,他个人掏腰包资助困难户的金额超过了1万元。
  治理污染造福村民
  担山村有一条4000多米长的河道,两岸花草丛生,绿树成荫。这是姚宝忠下决心在4年里建成的一条生态河道。这条生态河道的建设不仅得到了省农业厅的肯定,还惊动了国家环保部。环保部给担山村生态河的治污工程专门拨出45万元补助资金。上虞环保局负责人说:“一个乡村以生态河道为核心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能够进入国家环保部的‘笼子’实属不易,也是绍兴市唯一享受国家环保专项资金补助的一个单位。”
  为了保持河道的清洁,姚宝忠又在村委办公大楼背后,投资27万元建造了一个120平方米的生活水处理池,通过污水池处理排放的水,已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确保生活污水不污染河道。
  为保持村庄的环境卫生,村里还建立了12座公厕,每座投资就达3万多元,使粪便变成有机肥。为了使村里的生活垃圾不进入河道,村里还配备了10名保洁员清理垃圾。老姚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又集资了30多万元,装上了自来水管,使全村人都喝上了放心水。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去年还投资80多万元,建造了一个戏台,成立了一支有25人组成的女子乐队,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在姚宝忠的倡议下,村里先后成立了平安村庄、帮困助残、医疗保健等12支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无偿服务。村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常年开放,村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担山村连续10年刑事犯罪率为零,成了远近闻名的平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