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期●游记●

新疆风情掠影

作者:郑贺

新疆,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一提起新疆,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现出一幅欢乐的景象:在那遮天蔽日的葡萄架下,英俊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弹着冬不拉,唱起《青春舞曲》;美丽的维族姑娘身着色彩艳丽的裙子,随着音乐节奏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摇动的脖子、旋转的舞姿让一头小辫飞洒开去。据说,去新疆最佳时间就是瓜果飘香八九月份。今年8月9日,我终于实现了去新疆旅行的夙愿。经过近5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乌鲁木齐。来接我们的小伙子,自我介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三代人:“我的爷爷当年跟着王震将军来到了新疆,他们是兵团第一代人——垦荒者,我父亲是兵团的第二代人——建设者,如今我成了兵团的第三代人,所从事的导游工作就是宣传新疆,我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宣传者了。”
  看不够的塞外风情
  10日早晨,我们去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的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侧的天池游览。它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天池由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流入湖中而成,有“天山明珠”盛誉。我们在天池仅停留了40分钟,就沿准噶尔盆地由216国道一路向北驶往喀纳斯。
  一路上风光秀丽,公路两边种满了向日葵。湛蓝湛蓝的天空点缀着白云朵朵,不时有苍鹰在空中盘旋,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面。随处可看见牛群、羊群在吃草。当地牧民的蒙古包看起来很简陋,但他们的门前都有一块小型的太阳能发电器,个别的还有卫星接收器,他们一户一户很分散,有了这个卫星接收器的陪伴,夜晚可能不会太寂寞了。
  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市10多个小时的旅程,让我知道了新疆占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个什么概念了,也明白了祖国的疆土是何等辽阔!我们于20点40分到达了阿勒泰市,一行中不知谁惊叫起来:“看太阳和月亮同时挂在天空。”大伙异口同声地喊出了“日月同辉!”我也很欣喜,只知道有这词,但从未见过这景,也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
  一路上经历了单调的沙漠、戈壁、草原和草甸。当雪峰高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碧湖粼波的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眼前出现时,已是11日的中午了。我的视觉和情思立即进入了一个虚幻的奇妙境界。“喀纳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这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既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江南山水之秀丽,人们称它是亚洲的“瑞士风光”,被联合国官员喻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脉深处,系布尔津河上游支流喀纳斯河的一个开阔段,透过湖边茂密的树林望去,层层青山烟云缭绕,它的“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都让人流连忘返。
  “月亮湾”是喀纳斯湖最有代表性的一张名片,湖水在这儿出现一个“之”字形的拐弯,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木一直生长到山顶。“月亮湾”中有两片草滩,恰似两个巨大的脚印,游人浮想联翩,风趣地说,这到底是神仙游玩所留,还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踏?这里雪峰倒映,碧波粼粼,与蓝天、白云、雪峰、森林,浑然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区间车上的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喀纳斯的旅游季节只有6~9月,因为10月开始下雪,就会封山,而雪要到第二年的5月才会化。冬季这里气温非常低,湖里的冰面上可开大卡车,冰的厚度能达1.5米左右。因为雪实在太大太厚了,山里的树木很多是让雪压坏的,所以树木的生长周期都很长,要长成一棵树,是很不容易的。河里的鱼也是因寒冷而生长缓慢,因此这里的鱼也格外的珍贵。
  12日又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禾木乡。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宁静村落,居住着蒙古、哈萨克族人和图瓦人(蒙古族的一支)。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和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禾木河在绿树的掩映中绕村而过,是一颗别具特色的北疆明珠。
  上海与新疆时差两个小时,来到新疆,我们是起早贪黑,往往是头天晚上11点刚到住宿地,第二天6点就起床观景。13日清晨,我们睡眼惺忪又集体出动了,近一个小时的急速步行,登上了禾木村山坡上的观光平台,只见摄影爱好者们早已架起长枪短炮,静候日出。这时感觉到阵阵凉意,我们穿着单薄,仅有一件长袖衬衣,而当地牧民们穿的可是羽绒服啊!当地早晚温差相当大,清晨温度仅是6-7℃,所以当地流行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那里气温的形象描绘和高度概括。 当一缕阳光洒在远处的山顶上,山头被染成金色,慢慢地,阳光穿过禾木村子上空的淡淡水雾,慵懒地斜照下来,似乎很不情愿打扰这个还在睡梦中的美丽村庄。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射下拖出长长的光影,好像是书写在大地上跳跃的音符。早起人家已经开始做早饭,屋顶冒出袅袅炊烟,牲口棚里的牛马也开始在围栏中悠闲地散步,耐心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游人们尽情地拍摄云雾中冉冉日出,白桦林的晨景和图瓦人村寨的迷人风光,嘴里不住地惊呼“美,太美了”!
  8月14日早上,我们从布尔津出发沿着217国道,差不多行驶5个多小时,才到距克拉玛依约80公里的雅丹地貌“魔鬼城”。这种雅丹地貌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但是“魔鬼城”是这种地貌比较突出和集中的地方。它宛若中世纪的一座古城堡群,大小相间,高矮参差,错落重叠,给人以阴森苍凉恐怖之感。千百年来,由于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龇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堞分明;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像宏伟宫殿,傲然挺立。因地处风口,四季狂风不断,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据说每当风起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有一种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气势。
 兵团人永远的骄傲
    离克拉玛依市渐行渐近,看惯荒漠戈壁的视野里豁然出现了大片绿树,及至进了市区,完全就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绿色城市,不再看得出戈壁的味道。从高处俯瞰,这片绿色虽被黄色戈壁重重包围,但绿色望不到边际。由于沙漠、缺水,每一棵树的成活都有无数看不见的艰辛与努力。这些树对于我们内地游客而言着实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放到戈壁这个大环境中,是个奇迹,更是骄傲了。
  石油就更不用说了,“西部油城”是克拉玛依的另一个名字。导游告诉我们,克拉玛依的人均收入已仅次于广东的东莞和浙江的杭州。这里的“百里油田”也是一个旅游景点,采油机犹如无数圣诞树林立于沙漠戈壁中,那场面极其壮观。导游常用一个形容词——“富得流油”,因为就在独山子油矿北面,有一座“沥青丘”,这里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当地人把这里叫做“黑油山”,维吾尔语即“克拉玛依”。
  由217国道去乌鲁木齐市,途经著名的“军垦第一犁”所在地石河子,50多年前,它是一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驿站。如今,石河子成为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最佳范例”。当地还建起了中国现代化的滴灌农业。滴灌是直接向作物根部供水,既无深层渗漏,也可减少蒸发,特别适合沙漠和缺水地区。石河子的滴灌技术在许多方面已经走在我国前列。国内有的地方提出到以色列参观学习,以色列的专家们却直指石河子说:“到那里学习就可以了。”滴灌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突破生存和发展困境的一个产物。
  高速公路两边种植的长绒棉,一眼望不到头,我们的旅游大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近两小时后,仍然是成片的棉花地。导游说全新疆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每年采棉季节,有约200万左右的农民工从内地来新疆摘棉花。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用机械采棉?导游说:新疆的棉花要开三次花,如果用机械采棉,第一次,就会把棉株全部压倒了,第二次、第三次就无法采棉了,损失将会非常大。
  15日,在农一师乌鲁木齐办事处宾馆,我们遇到了十几位六七十岁的上海老人,攀谈中得知他们曾经是兵团人,1980年他们回到上海,顶替父母工作。他们中在阿克苏生活、工作时间最长的是25年,最短是18年,此次相约回到他们工作过的阿克苏——农一师所在地,探望那些扎根在这里的老战友,也看看他们曾经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地方所发生的巨变。有一位老太太指着宾馆墙上的大幅宣传画说:“这是1960年3月王震将军视察兵团农一师时的题词‘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兵团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我们农一师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三五九旅。1953年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一师划归兵团辖制。”说到此,老人脸上露出极为自豪的神情。我们也以认识兵团人而感到荣幸,更由衷地敬佩他们。50多年来,兵团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辛勤的汗水开发出万顷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换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他们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他们的后代继续在为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此次新疆的北疆之旅花了足足7天时间,空中飞行里程达8800多公里。这7天,其实天天都是处于狂奔之中。去新疆之前我不能理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涵义,经过此行之后才发现用这8个字来形容是非常确切的。在那车轮滚过的近3000公里路,我们仅仅沿准噶尔盆地绕了一圈,深感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广阔和富饶!

上一篇:举起“血腥的旗帜”下一篇:皖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