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我们党90岁生日的时候,我翻开珍藏的父亲相册,深切缅怀我的父亲——为了新中国而战的老兵董毅发,深情感念他的品德和教诲。
一张摄于解放初期、已泛黄的黑白照片,映现父亲年轻的脸庞,浓眉明眸,英俊精神。身着军装的他,头戴军官大盖帽,胸前一枚枚排列整齐的勋章——那是父亲15岁参加新四军投入抗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又随军南下解放上海,亲历一次次战役,浴血奋战的光荣见证。令我为之自豪的是,父亲还曾经是陈毅警卫连的战士。
小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喜欢跟着父亲去影院看战争片,最爱听父亲讲当年打仗的故事,子弹从他的腿部穿过,弹片进入他的后脑勺……在浙江上虞的养母托人捎信,让他回去成婚,但南征北战枪林弹雨,那怎么可能呢? “肩负为人民打江山的神圣使命,哪能顾得上小家呢?”每每讲到老战友的牺牲,他总要深深感叹:“当年从上海一起参军报国的那批热血青年,后来只剩下我一个了!”他曾经一再叮嘱我们几个孩子,要珍惜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红色江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立志报效祖国,长大做对祖国有用的人。语重心长的教诲,播撒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种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田深深扎根、发芽……
为了让子女们日后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材,父母对我们从不溺爱,而是言传身教,从严要求,教育我们做人要真诚、谦和,做事要认真、严谨,还注重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品质。他教我学游泳,起初先让我把头埋入脸盆水中,练习屏息“闷水”,要求“坚持,再坚持”;他还教我学骑自行车,一次我连人带车摔倒后膝盖擦破流血,父亲给我涂了红药水,让我接着继续练……后来,居然把一辆新车练成了旧车。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父亲让我学习天天写日记,一天我偷懒没写,被他发现后从被窝里拉起来,让我补写。那天夜里,幼年的我含着泪写完了日记……每当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稍有怕苦或懈怠的表现,父亲总要掷地有声地激励我们说:“这点苦怕什么?!想当年战争年代,我们吃树叶、树皮,还喝过自己的尿,那才叫艰苦呢!”或许,正是缘于父亲的苦心锤炼,日后铸就了我外柔内刚的性格。无论工作中、生活中如何辛苦劳累,事业上攻坚克难如何艰辛,我总能坦然面对,咬牙坚持。
尽管家境尚好,但父亲始终注意培养我们继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一如父母在解放初期拍的结婚照,那是相当的简朴:父亲身着军装,胸前勋章生辉;母亲也修着短发,身穿格子衬衫。平时,他对衣食住行从不讲究。晚年,出国从海外带回羊毛衫等新衣服,他都放在衣柜里一直舍不得穿。他教育我们生活要节俭。于是,我上小学期间,就学会了用缝纫机;小学三年级还会自己动手纳鞋底,做棉鞋、布鞋;初中期间,我总是穿着一身军装,到企业上班后又换成了印有“安全生产”字样的工作服。
父亲喜好看书,离休后依然如故。他经常翻阅报刊,关注时政,为改革开放后祖国和上海的飞跃发展而欣慰。
前些年,他因病与世长辞。如今,面对父亲的相片,可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的是,在父辈的言传身教陶冶下,流淌着军人血脉的子女们,都养成了正直、正气、正派的品格,并沐浴着人民共和国的阳光健康成长,努力成材,事业有成。
深夜,轻轻合上相册,抚今追昔,我——一个老兵的女儿深有感慨。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承载着前辈们为之奋斗的身影和足迹。老一辈那种执着的理想信念,那份赤诚的爱国情怀,那些朴实的家教熏陶,多么值得世人传承和弘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