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期●随感录●

堵疏并举破解电动车入户痛点

作者:高畅


国各地因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引发火灾或爆炸的消息时有耳闻,轻则损失财产,重则危及生命。2024223日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6栋发生火灾,调查显示,火灾由停放在楼底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造成近60人伤亡。

居民住宅是电动自行车火灾的高发场所。根据应急管理部2021年发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高层建筑的公共门厅、架空层、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场所,都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或充电等行为。那为什么车主们仍执意要“推车入户”?

公共充电设施不足,是居民“推车入户”的主要原因。已建成的小区在建设的时候,基本没有考虑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新建小区虽然建设充电设施,却也存在充电设施不足或者停放场地被非充电车占用等问题。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便是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存放楼道和入户充电。

“推车入户”存在安全隐患,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质量不过关。此外,使用不当和过度充电也都可能引发火灾。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和事故多发,对电动自行车制造业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首先,从源头上管住,坚决不让电池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进入市场,一旦发生电池自燃、爆燃事故,要严格追究生产厂家、企业法人的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其次,不仅需要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法规标准,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满足居民存放电动自行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