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年●红色传承●

永恒的军号:一段穿越时空的鱼水深情

作者:姜田兵





江苏省泗阳县爱园镇条河村,有一位98岁的张大仿老人。80年来,他精心珍藏着一把军号。这把军号见证了新四军独立旅与当地人民穿越时空的鱼水深情。

军号背后的烽火岁月

194012月,抗日战争的烽火正炽,八路军115师教导第五旅挺进淮海。皖南事变后,该旅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旅部直属机关驻扎在条河村梨园庄开明人士周一清家大院。条河村人民为了迎接五旅官兵的到来,早早地腾出房子,打扫好卫生,准备好生活用品。村庄前面墙上,贴满了欢迎新四军官兵的彩色标语。整个条河村一片欢声笑语,独立旅官兵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就是在这段时期,张大仿一家与独立旅结下了不解之缘。

独立旅政治部主任刘兴元和夫人徐杰被安排住在张大仿家。张大仿的父母腾出三间房子供他们居住,还特意用白布挡住墙壁,防止灰尘洒落,也便于刘主任开会、办公。

张大仿回忆说:“我家周围住着独立旅卫生部,伤病员很多,大多是分散住在老百姓家,有专门的医务人员护理。刘兴元夫妇非常关心我们母子生活,听说我学习认真,鼓励我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作出贡献。”

独立旅梁兴初旅长、罗华生政委经常到张大仿家开会。有一次,梁旅长带一些干部来他家开会,正巧那天下大雨,外面不能坐人,都挤在屋里。板凳不够坐,他们干脆脱下鞋子,放在地上当板凳坐,令张大仿家人深受触动。

张大仿说:“刘兴元主任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他的夫人徐杰工作也忙,经常早出晚归,和我母亲相处非常好。我母亲有时会单独做点好吃的饭菜,送给他们吃。他们十分感激,并要母亲下不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徐杰和我母亲关系十分密切,像母女一样,无话不说。徐杰曾对我母亲讲,自己如果有了孩子,就留下给我母亲带,因为她要和刘主任一起行军打仗。遗憾的是,她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因为他们在我家住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可喜的是,刘主任的坐骑生下了一个小马驹,邻居家小孩都喜欢和它一起玩耍,刘主任便告诉警卫员,要看好小马,别让它碰到孩子。”这种深厚的感情,张大仿一家人始终铭记在心。

临别之际的深情厚谊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2年夏季的一天,刘兴元主任突然告诉张大仿一家,部队接到命令,马上要离开条河村,奔赴前线作战。

张大仿急忙说道:“打完仗再来啊。”刘主任笑着回答:“好,把日本鬼子赶走了,我们一定会来看你的。”说完,他拿出一个包裹递给张大仿:“这个送给你,既表示对你全家的感谢,也给你们留个纪念。”

张大仿打开包裹一看,是一把军号、一瓶进口眼药水和一小瓶治疗疟疾的奎宁药丸。

刘主任告诉张大仿:“这把军号,跟随红军走过25千里长征路,见证了那段艰辛历程。它曾号令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可是一件珍贵物件!”

这不仅是对张家人的感激之情,更是对未来胜利的期许。临走前,刘兴元夫妇给张大仿家扫地、挑水。张大仿全家非常感动,觉得和刘兴元夫妇相处时间太短了,结下的友谊太深了。

永远的怀念与传承

后来,那把军号一直被张大仿精心保存着。他用黄色丝绸布将军号包裹得严严实实,并在上面系上红布,视为珍宝。这把军号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张大仿对那段特殊岁月、对新四军独立旅官兵与条河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的永恒纪念。他说:“这把军号代表着新四军独立旅全体指战员的深情厚谊,是我家永远的宝贝。”

每年清明节,张大仿都会带着家人来到泗阳县爱园烈士陵园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常说:“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0223月,张大仿老人离世了,但他的家人依然传承着他对新四军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将这把珍贵的军号捐赠给有关机构或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斗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