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期●游记●

走进莫斯科

作者:吴幼萍

俄罗斯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文革”之前,我跨进中学大门,开始学习的第一门外语就是俄语,还曾担任班级的俄语课代表。学校与苏联的一所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与一位同年级的苏联女同学通过几次信。
  在中学时代,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勇敢者的道路》……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托尔斯泰、普希金、高尔基等作家和诗人是我十分敬仰的人物;保尔·柯察金、马特洛索夫、卓娅成了我心中的偶像。
  今年7月1日,我在浦东机场搭乘俄航的飞机,9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莫斯科的中央广场——红场。红场,看上去没有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它长700米,宽130米,四周被古典而又华丽的建筑物包围着。红场西面是俄罗斯的象征——克里姆林宫及它的红墙,南面是9个精致的、色彩艳丽的“洋葱头”式圆顶的圣瓦西里教堂,北端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前是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朱可夫元帅雕像。我环顾四周这些早已在报刊、电影中熟悉的建筑物,心中油然腾升一种历史感。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赤卫军的鲜血染红了红场;1941年11月7日,希特勒10万大军逼近莫斯科,斯大林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鼓舞红军士气,为战略反攻注入精神力量;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红场平静如故,拥有1900万党员的大党(党员占全国人口的9%)居然没有共产党员站出来抗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红场见证了这历史罕见的一幕。
  红场上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位于西南方的列宁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缅怀这位社会主义运动的创立者。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我这个已有近4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能亲临红场瞻仰伟大导师的遗容,感到有种特别的情感。记得我在农场工作时,学习的第一本马列主义著作,就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由此初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理……我们经过了安检,步入地下通道。几盏小灯,射出幽幽的亮光,依稀扫视脚下台阶,边走边生成一种凝重的感觉。来到列宁墓大厅,顶、地、四墙都用黑色大理石建成。大灯照射在一尘不染、清澈透明的水晶棺上,列宁打着圆点领结,穿着黑色西装,正安详地躺在那里,如睡着一样。我惊异,历经87年的岁月,列宁遗容的肤色还栩栩如生。
  俄罗斯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内涵颇为深厚的民族,短短的几天游览,只能是走马观花。来过这里的朋友都说,到莫斯科,不能不去的一个景点是新圣女公墓。这次旅程,这个景点是“自费项目”。但旅游团的每个成员都报名参加。走进圣女墓,果然名不虚传,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长眠着的世界名人有:作家果戈理、契诃夫、法捷耶夫,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飞机设计家图波列夫,青年英雄卓娅和舒拉,政治家赫鲁晓夫等,还有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王明。名人墓都有构思各异、别具匠心的雕像,把墓主最具代表性的风姿凝固下来,或全身,或半身,或头像,或抽象的雕像。用材有青铜的,有各种色彩大理石的。当我瞻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墓时,想起了从小就会背诵的他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离开新圣女墓时,我忽然想到今年正是苏共亡党20周年,联系中俄当前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我思绪万千: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是多么曲折和不容易。一个党员,不忘自己的信仰,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个政党,不脱离群众,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