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期●随感录●

分析好,大有益

作者:王维

分析好,大有益,是毛泽东主席在《八连颂》中的名句。虽然只有六个字,却饱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客。对形势,对事,对人,作分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的要年是要分析好。就是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中间,占有充分的事实材料,是前提,也是关键。

我受党教育多年,养成了遇事要想一想、分析一下的习惯。虽然离休了,“不主事”了,却常想对一些事情弄得明白一些。比方说,对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是赞成的。1983年,到福建开会,参观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石狮镇,听当地干部介绍,说石狮人有个说法:万元户是困难户,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才算富。猛一听,好大的口气啊!不大相信他们能够做到。大约过了十年左右,从一个报上读到,全国的百万元户已有一百万户。觉得自已原来的思想保守了。但又一想,出现这么大一个富有的群体,或者说是个阶层,它对我们社会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个属于政治范畴的大事,很想看到对上述社会现象作个实事求是的分析,但没有读到,也可能有了,只是我孤陋寡闻,没知没觉。希望最好是这样。

前些日子也是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材料,说的是现在有关农民收入的统计,不大科学。作者认为:一是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少数高收入者掩盖了大多数的低收入者,而这些高收入者大都是不再种田的农民;二是户籍农民掩盖了种田农民。因为统计农民收入是根据户籍进行的,一些从事非农业的个体私营业主,由于户口还在农村,也被统计为“农民”了,导致少数高收入的“非农民”掩盖了大多数种田的“真农民”。他提出要关注种田(特别是种粮)的“真农民”。我觉得这位作者提出这些很重要。从这里想开来,不知几千万农民进城打工,他们的收入是否也算是农民(农村种田农民))收入?如果是这样统计的,这也会高估了农民的收入。还有不少报道或报告,把现在农民收入和以往的收入作比较,比如说, 过去那一年农民收入二百元,现在收入千几百元或两千多元,有的还说增加了多少倍。其实,单讲钱数字的增加,不讲实际购买力的变化,避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些因系,也会严生不符实际情况的错觉。高估了农民的收入,不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不利于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感。

所以,我以为要做到分析好,提供分析的情况要真实,分析问题要客观。总之,希望分析得细一些,深一些。

(200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