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期●专稿●

永恒的丰碑

——周恩来改革殡葬旧习俗纪事

作者:韩同友

几千年来,土葬是中国大多数民族恪守的殡葬形式。一批又一批坟墓的修建,严重侵占了耕地。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革除丧葬陋习,开创移风易俗之新风。作为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率先垂范,成为改革殡葬习俗的实践者和带头人。

(一)

周恩来的童年是在淮安度过的,12岁离开家乡后,一直没有机会重返故里。

1953年,周恩来的婶母去北京看病,在与婶母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农村坟地越来越多的情况。过完春节后,婶母要回淮安了,周恩来派警卫科干部王雨波送婶母回家,同时要他向淮安县委转达自己的意见:平掉周家的祖坟,把坟地交集体耕种。尽管周恩来已经说服了婶母,但县委的干部们想不通,结果未能照办。

1958年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去北京,1960年县委常委刘秉衡去北京,周恩来都委托他们平掉周家的祖坟。他说,中国几千年来人死了都是土葬,现在到处都是坟墓,占地很多,又不便耕作。我们干部要带头改革旧的陋习。周总理的每次意见县委都认真讨论过,但结果总是:这样做,不但群众通不过,党员通不过,就是县委也通不过。难道淮安县的增产增收,就差那么一块坟地吗?坟不能平!挨批评也甘心,这是人民群众的心愿。此事又被搁下来。

1965年春节前的一天,周总理的侄子周尔萃,准备回淮安探亲,前来向伯父伯母辞行。总理再一次严肃地向周尔萃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一定要把家里的祖坟平掉,遗骨深埋,坟地交生产队使用,一切费用由他支付,此事必须在春节前办完。他说,这件事从1953年讲起,13年没有解决。你把我的原话转告县委,如果再拖不办,我要给省委下命令。你遇到困难给我挂电话。接着他做起尔萃的思想工作:国家耕地面积太少,平掉坟地,不但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是破旧俗、立新风的一场革命。他叮嘱尔萃做好这件事,不能简单化,要做好家人、县委和群众的工作。

带着这个特殊任务,周尔萃回到淮安,先向家人转达伯父的意见,做家人的工作,然后到县委,讲述了总理的意见。县委的同志深为总理带头移风易俗的精神所感动,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按总理的指示办。1965年农历腊月30日上午,周尔萃和淮安县委的同志带着青壮劳力平掉了周家的祖坟。周家的祖坟共有7座坟墓,埋着13口棺木,占地不足1亩。平整时,所有棺木原地下沉,用土填平,坟地里的树木都交给生产队。总理得知此事办好后,让秘书给淮安县委寄去70元钱,作为损坏麦苗和支付劳力工资的费用。

总理逝世后,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的亲属又将远在绍兴的祖坟平掉,土地交生产队种上了茶叶与番薯。

周恩来带头平掉祖坟,还坟为田的事迹,当时没有被广泛宣传,但在家乡干部群众中早已传为美谈,使人们对死者的纪念形式和死亡的理解有了新的内涵。

(二)

1975年9月,周恩来在一次手术后,身体十分虚弱。他知道自己的病难以治愈了,便把医生叫到身边说:“现在医学还没有治愈癌症的办法。我死后一定要解剖,为以后治疗癌症积累一些经验,也算我为人民作最后的一次奉献。”临终前,他特意向邓颖超交待,死后丧事从简,不要浪费,不要保留骨灰,撒到土地里去。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遵照总理遗嘱,医生当天对他的遗体进行了解剖。解剖时,医生发现他的癌肿异常严重,多处扩散,十分敬佩总理对病痛所作的常人难以做到的克制。就在这一天,邓颖超忍着巨大的悲痛向党中央提出了总理生前的请求:丧事从简,骨灰不保留,要撒掉。1976年1月12日,邓颖超对张树迎、高振普和赵炜说:“恩来不保留骨灰的请求,毛主席、党中央已经批准了。我和恩来没有子女,我们是共产党员,后事应由党支部来办。你们是支部成员,我叫你们来,想跟你们商量一下把恩来的骨灰撒在什么地方。”当张树迎三人忍不住哽咽起来时,邓颖超反倒安慰他们:“接到党中央批准的消息,我很高兴。恩来生前多次说过他的骨灰不保留,这是我们俩早就约定好的。他以前总是说这件事他能替我做到,我能不能替他做就很难说了。现在中央已经同意,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我很高兴。”

周恩来骨灰播撒工作是1976年1月15日完成的。那天傍晚,当邓颖超双手抚摸骨灰盒,眼含泪水,一字一顿说着“恩来,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安息吧!”向总理告别时,在场的人们都放声痛哭了。晚8时许,执行人员怀抱总理的骨灰盒登上平时用于播农药的安—2型飞机,载着全国人民沉重的哀思在夜幕中起飞了。当飞机经过密云水库上空500米高度时,第一次拉了播撒把手,将骨灰撒在湖泊中;在飞经天津上空时,第二次拉了播撒把手,将骨灰撒在周恩来青年时代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黄河边的北镇,第三次拉了播撒的把手,将骨灰播撒在代表中华民族历史摇篮的黄河上。第二天,当执行人员向邓颖超汇报时,她由衷地感谢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特殊任务,同时表示她死后,骨灰也要撒掉,也要靠支部的同志们来完成。

(三)

1957年春季,周恩来在八宝山公墓参加一位国务院副部长的葬礼。死者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思念,哭泣着要求总理批准在她丈夫的墓旁留一块地,日后可以合葬。总理亲切安慰她后,又给予婉转的批评,指出共产党员怎能这样纪念死去的人呢?活着的人不想着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而想着占地、同穴,能对得起死去的人吗?总理的话使她深受教育,也在广大高级干部中引起强烈的震动。那天在回城的路上,周恩来思索了很久,然后对同车的人说:如果每个人都为死后保留一块地, 若干年后中国的耕地就所剩无几了。还是火葬好,几块钱买个罐子装上骨灰深埋地下,既经济、卫生,还不占地。应该说从土葬到火葬是一大进步。

一年后,经过周总理批准,北京东郊和八宝山相继建成了火化场。曾经参加过签名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国防部副部长陈赓等逝世后率先实行了火葬。

随着火葬的普及,从70年代起,北京骨灰堂开始告急。1973年,八宝山公墓骨灰堂也存满。当时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批复八宝山革命公墓扩建骨灰堂的报告时指出:“骨灰可以投入水中喂鱼,也可以撒到土里做肥料。”他多次强调指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一定要留下骨灰呢?从土葬到火葬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旧风俗的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场革命,是同旧观念彻底决裂的革命!

周恩来生前从未强求任何人逝世后与他一样不留骨灰,但他的这一行动却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响应。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纷纷留下遗嘱:逝世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遗体献给医学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丧事简办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很多群众以树代茔,把骨灰深埋地下,不留坟头和墓碑,绿化祖国山川大地,或将骨灰撒向大海。总理故乡的淮安县(今淮安市楚州区)也于1984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殡葬改革,并连续几年保持百分之百的火化率,成为江苏省殡葬改革先进县(市)。周恩来虽没有陵墓,但他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上一篇:拜谒列宁墓下一篇:沂蒙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