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徐州会战结束,凶悍的日寇在侵占我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后,继续西进,以占领武汉为战略目标。遵从党中央指示,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江淮地区开展游击战,袭扰日军交通线,配合正面战场。大小关战斗就发生在这个背景下,作为江淮地区新四军抗击日军西进的第一仗,战略意义不容小觑。
新四军第四支队组建于1938年春,由鄂豫皖边区和豫南桐柏山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来,下辖第7、第8、第9团和手枪团,初建时有3100余人。其中,从豫南走出的第8团有1300余人枪。
大小关是大关、小关的总称。大关,古称北峡关,是桐城县的北大门,位于县城北20公里处。这里群山连绵、林木茂密,中间一路相通,地势险峻,历来为兵家重视的险关要隘。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日军常有人员、物资经大小关公路线,前往桐城、安庆。8团首长研究后,决定在此伏击日军。
新四军8团也称“老8团”,虽是红军底子,有“三条半枪起家”的赞誉,但新兵多、装备差,枪械、子弹都没有配齐,有的战士还拿着梭镖、大刀,很多战士的子弹袋里塞满了截断的、伪装子弹的秸秆。战士们听到要打击日军的消息后,都倍感振奋。2营6连担任主攻,1营及2营余部承担警戒和战斗任务。
战士们提前赶到公路两侧密林中埋伏,侦察队到山顶设立瞭望哨。1938年6月16日下午,哨兵传来信号,战士们凝神屏息,静静等待。不久,就见运送物资的七八辆日军军车,由北向南驰入设伏地。新四军预先设置的障碍,阻挡了军车的前进。就在几名日兵下车排除障碍时,2营营长朱绍清向6连下达了出击命令。
一时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彻山谷。敌军司机见情况突变,惊恐不已,顾不得等待下车排障人员,慌忙启动汽车掉头逃窜。一阵猛烈射击后,连长吕笑吾率1排、3排向敌猛扑。有的战士手持梭镖、大刀冲杀过去,与敌短兵相接,近战肉搏,毫不畏惧。就在我军英勇追敌之时,几个鬼子兵依托河坝为掩体,从后面射击,对我造成很大威胁。见此情形,连指导员胡炜急率6班战士冲下山去,清除了这股敌人。交战中,胡炜用驳壳枪打死一名敌人,战士们打死另外两人,还生俘一名日军。6连完成战斗任务后,在1营和2营4连、5连的掩护下撤出战斗。
此战共毙敌23名,俘1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和军需品。激战中,我军也付出了伤亡9人的代价,排长王文山在追击敌人时不幸中弹牺牲。这次战斗很快就见诸报端,6月17日的《申报》 (汉口版)、20日的《新华日报》,均报道了大小关战斗。《新华日报》称,我新四军第×支队“与敌激战三小时,毙敌二十余,俘日寇一人”。
大小关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意义非凡:既是新四军老8团东进抗日的第一次战斗,也是新四军第四支队武汉战役期间挺进江淮、打击日寇交通线的第一次战斗,为此后广泛开展游击战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消除了“恐日症”,鼓舞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活捉了一名日军,也开创了新四军自抗战以来首次俘获日军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