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领导出国访问不搞欢送欢迎仪式,迎接国宾取消摩托车队开道……这些决定,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崇尚简朴、求真务实的领导风格;而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深入基层,了解民间疾苦,则体现了高级干部联系群众、勤政爱民的领导作风。以上两个方面,深得老百姓的好评。
最近,民间议论较多的一件事,是胡锦涛总书记到灾区调研中所树立的新风。据报道,2003年12月间,胡锦涛专程到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的受灾滩地调研,深入群众住处,揭锅盖,摸被褥,看粮袋,向灾民嘘寒问暖。在山东最贫困的菏泽市,白天工作,晚间不回省会济南住宾馆,而是在当地一家酒店连住两晚,夜里办公,不吃宴请,酒店附近加强了警卫,但未全部戒严,行人来往如常。老百姓知道此事后说,总书记来了不封路封店,拆除了一堵“隔心墙”。
老百姓赞扬总书记拆除“隔心墙”它的反面,就是对“隔心墙”的厌恶。“隔心墙”横立于干群之间,便会显示出干部的特殊,群众的卑微,又会给民众带来不便与麻烦,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目前有的地方为了“领导安全”,在领导所到之处,往往采取“封路停市”的保安措施。依我看,对领导干部下基层,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加强警卫也就可以了,何必动不动就封锁很大的区城,而影响民众的正常活动。所以,“封路停市”,尽管能增加一些安全系数,但这样兴师动众,社会将承担很大代价,人民将遇到很多麻烦,自然会在干群之间人为地筑起一道“隔心墙”。
其实,人为构筑的“隔心墙”何止“封路停市”,其他如一些领导干部喜好讲排场,造声势,搞形式主义等等,都会造成“官场民间两种人”、“不重安民反扰民”的后果,从而构筑起这样或那样的“隔心墙”。这些脱离群众的积习,都应在改革之列。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认真地坚决地拆除自己所领导的地区和单位中妨碍干群关系的“隔心墙”,这该是为人民服务是否真心实意的试金石。